任正非:系统工程是科学方法,即使一颗螺丝钉也有系统工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6月11日讯,华为“心声社区”微信公众号昨日披露了任正非5月29日与系统工程领域科学家、专家会谈纪要。在会谈纪要的记录中,任正非从四个方面分享了他对于系统工程的见解。
首先,任正非在会议中谈到,系统工程不仅是理论、方法和实践,更是开放的思想和哲学。他提到,要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把公司内的“围墙”炸开,摧毁各种“土围子”,不断积累组织的能力,更好的面向未来。对于为什么要把系统工程提到这个高度?任正非表示,大算力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正在转弯。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拆除“小农经济”思想下的“围墙”,通过系统工程的思想,让大家放弃“小农”意识,面向未来。
随后,任正非提到,系统工程是科学方法,即使一颗螺丝钉也有系统工程。几千年人类的繁衍传承本身就是系统工程,整个地球也是一个自然系统工程。任正非认为自然而然就是缺少竞争力的,要优化自然,改善自然,才有竞争力。
另外,任正非还表示,科学就是无尽的前沿,不要急功近利。他认为,第一,国家重视理论建设,就要防止急功近利。对于一些短期内不能创造价值的纯理论科学家,要理解他们,让他们有体面的生活,这样国家才有未来。公司的天才少年,最重要是看他的破题能力,而不是他的综合素质。
最后,任正非还强调,“山外青山楼外楼”,鼓励“胡说八道”,自由研讨科学和技术问题。对于华为建立“黄大年茶思屋”的宗旨,任正非解释,就是希望大家就科学和技术问题来“胡说八道”,只要不涉及社会科学问题,“每个科学家、专家来华为,就讲你们最擅长那一点,哪怕华为公司所有人听不懂也不要紧,因为它留在人的心中,敲开他的脑瓜,他就不封闭了。”
一、系统工程不仅是理论、方法和实践,更是开放的思想和哲学。
我们要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把公司内的“围墙”炸开,摧毁各种“土围子”,打开思想的禁锢,形成开放的思维,慢慢消化吸收,不断积累组织的能力,更好的面向未来。现在实行干部任期制,就是不断降低部门“围墙”的措施。集中少数人搞系统工程来解决一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千万人的思想都走向系统工程,有系统工程的概念,才能真正的发挥价值。我们公司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建模,复盘-建模、再复盘-建模,做完一件事,要总结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建立一个初步的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去做第二件事,有偏差再回来复盘修正,反复复盘,就建成一个小小的模型;我们几个团队打通,几个模型在一起再次碰撞,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模型变大、变系统,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就提升了竞争力。以前我们实践不总结、理论没有实践,两个脱节,效率低、成本高。
为什么要把系统工程提到这个高度?我们逐渐在通信领域世界领先,比如在光网络上已经深入到“根”里,我们现在主要骨干传输是用400G,远距两千多公里传输不需要电中继,一根光纤里面可以传80个波的400G,就是32T;另外,已经在5G中应用6G的一部分技术。在算力网络、存储网络、计算网络上,各方面的协同需求越来越突出,更需要系统工程。大算力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正在转弯,转到这个大的算力网络上来,我们要理解并参与到这个时代的改变。在这个大算力时代,我们是5G+云+AI聚合起来,发挥云、管、端、芯的综合竞争力,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拆除“小农经济”思想下的“围墙”,通过系统工程的思想,让大家放弃“小农”意识,面向未来。
二、系统工程是科学方法,即使一颗螺丝钉也有系统工程。
几千年人类的繁衍传承本身就是系统工程,整个地球也是一个自然系统工程。自然而然就是缺少竞争力的,要优化自然,改善自然,才有竞争力。
第一,系统工程不能搞垄断,如果就几个专家能搞,只集中在小部分人,是会落后的。我们要在系统工程上面有个“灯”,谁都可以搞系统工程。“北斗计划”就是瞄准未来数十亿台服务器一个操作系统,从顶上往下做架构。指引“登山”的攻关的参考路径,从三万台服务器到几十万台服务器……,上亿台服务器一个操作系统,允许专家务虚“胡说八道”,他们只是给从下往上攻的“登山部队”一个路径参考。系统工程的“高山”谁都可以去攀登,谁都贡献一点,自然就形成了系统工程。每个口、每个人都要去理解系统工程,在他自己这个地方怎么应用。
第二,工业互联网是系统工程,要做好工业互联网中的云底座。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应用平台,比如煤矿、公路、铁路、机场……,它们都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行业特征,这些都是系统工程,需要大家一起来做,一起做贡献。这些努力就帮助各行各业逐步走向工业互联网。
工业首先要走向机械化,机械化走向电气化,电气化走向信息化,信息化走向智能化,这时候才有机会把中国的制造业转变成工业互联网,德国目前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华为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光传感、光传输、5G连接,以及云底座等。
三、科学就是无尽的前沿,不要急功近利。
第一,国家重视理论建设,就要防止急功近利。对于一些短期内不能创造价值的纯理论科学家,要理解他们,让他们有体面的生活,这样国家才有未来。我认为,理论科学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水塔”。黄河、长江是母亲河,母亲的乳汁在哪?在青藏高原,母亲的乳汁就是喜马拉雅山的雪水,黄河、长江全靠西藏的雪水流下来,西藏下雪多,就意味着国家明年要丰收。“爬喜马拉雅山”的贡献是很大的,下游的“农场”、“牧场”要分一些粮食给“爬雪山”的科学家们,不能让他们在“喜马拉雅山”上饿死。
华为公司自2019年以来发起的“天才少年”计划长期受到舆论关注。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4月26日,2022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青年才俊已有三人,分别来自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今年1月,复旦大学披露了本硕博均就读于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林田将加入华为无线产品部门,成为2022年首个公开亮相的华为“天才少年”。
1月11日,复旦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发《逆袭!从绩点1.8到华为天才少年!》一文,回顾了林田在复旦的九年时光以及结缘华为的故事。文章称,林田初入复旦之际,大一第一学期的绩点只有1.8(注:绩点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每个高校各有不同,复旦大学学生的绩点是根据每门课程所得等级换算后相加,再平均到所修学分的平均数,满分为4.0)。回想起那时,林田说:“当时,我以为大学随便玩玩就可以了,完全沉溺在游戏之中。没有及时适应缺少管束的学习环境,到期末考的时候才发现功课完全荒废了。”
“记得很清楚,万家灯火喜度元宵的那天,父母却要送我去车站返校参加补考。”他回忆,“在只有我一个人的寝室里,面对冰冷的墙壁,突然就感觉无比地想家。我暗自下定决心,以后绝不能再挂科、再补考。”
大二择方向时,林田进了通信工程专业。用他的话来说,“给了我一次救赎的机会”。他开始悄然改变,卸载了电脑中的网络游戏,取而代之的是课程相关的电子书籍;课余时间不再窝在寝室,三教、光华楼里都有他的身影;反复刷课后习题,并提前预习知识……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在大三学年,林田取得了接近满分4.0的优秀绩点。
在辅导员的推荐下,林田找到了朱宇教授,开启了在朱宇实验室的几年科研生涯。截至目前,林田已发表13篇论文。其中SCI论文8篇(2篇SCI一区,4篇SCI二区),EI检索会议论文5篇。“虽然发了一些文章,但都是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读博期间真正享受的是可以自由地不断学习的过程。”
2019年,林田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受到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关注。在接触了解后,华为与其所在实验室建立合作了科研项目。去年(2021年)暑假,林田进入华为无线产品部门实习,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
实习一段时间后,林田进行了实习汇报。这场汇报结束后,部门主管推荐他去参加“华为天才少年”的面试。“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林田说。
在印象最深的一轮面试中,林田一进入面试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硕大的电子黑板。“面试官让我通过电子黑板板书的方式,在几分钟之内,把我所做工作的核心思想,对他进行讲解。”他简明扼要地将实习做的具体项目的算法思路进行了陈述,并就面试官追问的一些问题,在黑板上进行了推演。
最终,曾经绩点1.8的林田完成人生逆袭,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完成与华为的签约,毕业后他将加入华为无线产品部门,继续在5G通信领域深耕。
另两位入围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是西安交大电信学部2022届博士毕业生贾鹏和孙飞扬。
4月24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与华为西安研究所举行“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座谈会后,双方举行了“拖着世界往前走”华为天才少年签约仪式,西安交大电信学部2022届博士毕业生贾鹏和孙飞扬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谈纪要。
在会谈纪要的记录中,任正非说道,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的创造发明,允许他们犯错误,思想本来就是一个闪亮的明灯。比如,软件是个复杂系统,不仅要在理论上“捅破天”,更重要是“扎到根”,“扎到根”比“捅破天”难。我们能解决的还只是信息网络这一块,软件的难度无法想象,我们要想办法通过3-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解决。
重视基础教育,允许一些差异化的教育。目前的教育体制可能还停留在工业革命时代,理论建设不够,不适合信息时代,希望在教育上能够真正重视,允许一些“怪异”的学生成长。我们公司的天才少年,最重要是看他的破题能力,而不是他的综合素质。
这一次,他的华为内部讲话对象为系统工程领域科学家、专家,他谈及系统工程不仅是理论、方法和实践,更是开放的思想和哲学;还谈及科学就是无尽的前沿,不要急功近利,要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的创造发明,允许他们犯错误。
他还谈及华为备受关注的两大热点话题“天才少年”与“黄大年茶思屋”。任正非首次公开指出,华为的天才少年,最重要是看他的破题能力,而不是他的综合素质,允许一些“怪异”的学生成长,同时明确“黄大年茶思屋”创办的宗旨为希望大家就科学和技术问题来“胡说八道”,只要不涉及社会科学问题,从而让华为、大家看见自己封闭的那一部分。
看重天才少年的破题能力
6月10日,华为心声社区最新披露了名为《任总与系统工程领域科学家、专家会谈纪要》的公司文件,这份文件体现了任正非对科学研究、华为天才少年、系统工程、工业互联网等多方面的思考。
任正非说,科学就是无尽的前沿,不要急功近利,因此国家重视理论建设,就要防止急功近利,同时要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的创造发明,允许他们犯错误,思想本来就是一个闪亮的明灯,此外还要重视基础教育,允许一些差异化的教育。
“目前的教育体制可能还停留在工业革命时代,理论建设不够,不适合信息时代,希望在教育上能够真正重视,允许一些“怪异”的学生成长。我们公司的天才少年,最重要是看他的破题能力,而不是他的综合素质。”任正非直言。
“天才少年”计划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于2019年发起,旨在吸引顶尖人才。“天才少年”的工资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共有三档,最高年薪达201万元。
今年3月,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过去2年招聘了2.6万应届毕业生,其中300多人被华为定义是“天才少年”。今年4月25日,华为官宣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再度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其招聘条件不限学历,不限学校,且给给予5+倍薪酬。
支持高校做前沿研究
对华为没有直接商业价值
在此次与华为科学家、专家的对话中,任正非再次表达了对科学以及科学家的尊重,以及对理论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决心。
“对于一些短期内不能创造价值的纯理论科学家,要理解他们,让他们有体面的生活,这样国家才有未来。”任正非说。
任正非将理论科学比喻为国家未来的“水塔”。他认为,黄河、长江是母亲河,母亲的乳汁在哪?在青藏高原,母亲的乳汁就是喜马拉雅山的雪水,黄河、长江全靠西藏的雪水流下来,西藏下雪多,就意味着国家明年要丰收。“爬喜马拉雅山”的贡献是很大的,下游的“农场”、“牧场”要分一些粮食给“爬雪山”的科学家们,不能让他们在“喜马拉雅山”上饿死。
“我们公司‘爬雪山’的人每年要花掉十几亿美元,合作部支持了很多钱给高校做前沿研究,其实对我们是没有商业价值的,因为理论研究出来后是对全人类完全开放、共享的。”任正非说,只是华为有十几万工程师,消化能力特别强,就有可能优先消化这些理论。比如,土耳其 Arikan 教授十多年前曾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两个月后,华为发现了这篇论文,就根据他的理论做成了5G Polar 码。所以,理论科学可以脱离实际,不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也不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
“黄大年茶思屋”
就是要让大家来“胡说八道”
在4月底举行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宣布推出线上黄大年茶思屋,希望建设成一个科学和技术交流的通道。
目前,黄大年茶思屋网站已上线,包括学术热点、精选论文、咖啡茶话、技术难题等版块。网站介绍中称,该网站是一个不受物理位置的约束,线上线下无缝的、全天候的、开放的科学与技术交流平台。
此次讲话中,任正非公开明确黄大年茶思屋成立宗旨。他说,华为办“黄大年茶思屋”的宗旨,是希望大家就科学和技术问题来“胡说八道”,只要不涉及社会科学问题。
任正非说,每个科学家、专家来华为,就讲你们最擅长那一点,哪怕华为公司所有人听不懂也不要紧,因为它留在人的心中,敲开他的脑瓜,他就不封闭了。如果你们说要接近华为公司的研究,华为感谢,但不是华为最需要的。华为是干具体活的,目光比较短,最需要的是华为看不见的那一小部分,华为要看“山外的青山,楼外的楼”,“你们看得远,你们讲的东西正好是我们不明白的,就只要告诉我们。”
“我年轻时曾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科学家讲课,他说计算机用于公共汽车的票务管理。我听懵了,计算机是算数字的,怎么用于票务管理?当时留在我心里一个问号,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真有的。”任正非说,所以,我们要建立十年、百年对社会事物的假设,假设我们开始要做这些事,我们引进来的科学家做的也就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底座,他们也不参加“杀猪”,我们只要求一部分拿着“手术刀”参加“杀猪”的战斗。
任正非表示,“黄大年茶思屋”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做好内外沟通,将来可以打通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联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