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按照余承东最初的规划,其给AITO定下了“年销30万辆,明年百万辆”的目标。今年3月和4月问界M5的销量分别为3045辆和3245辆。5月份则超过了5000辆。销量在稳步增长,但距离目标尚远。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雷军,注册地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5号院5号楼8层816室,注册资金100亿。 [9-11] 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集团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3] 。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9] 。2021年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布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

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除了金康新能源之外,华为已相继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以及极狐汽车等敲定智选车业务合作。其中提到,与奇瑞汽车至少有两款车型的合作,与江淮汽车也有至少一款车的合作。而在和极狐汽车合作HI方案的基础上,也同样会有一款智选车的合作。

这些传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近日在资本市场亦表现活跃。江淮汽车14日收涨6.99%,15日一度涨停;北汽蓝谷14日则直接封板,15日盘中涨幅最高达5.99%。

针对上述信息,澎湃新闻记者向奇瑞、江淮、极狐相关人士求证,回应基本都是“尚未听说”或“尚未接到通知”。华为近期在车圈风生水起,颇受业界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华为为什么要进入车圈、与车企的合作逻辑走得通吗、与车企的合作进度和规划、以及华为究竟想在汽车行业成为什么角色。

要探讨这些问题,一些基本信息需要先交代一下。

根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的介绍,华为的汽车业务分为三大类:最浅层的合作就是售卖零部件和软件,如鸿蒙操作系统、域控制器等 ;其次是Huawei inside(简称HI),作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整体全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代表性的合作是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广汽等;而华为与车企绑定最深的是智选车业务,目前已经和金康新能源合作,推出了金康赛力斯、问界M5两款车型,后续的合作车型M7也已曝光。

华为转身挺进汽车圈

上述业务模型和进展是既定事实。那么,在确定了“是不是“之后,再来看下”为什么“。

就因为智能汽车是风口,所以华为要进入吗?就因为科技同行都开始”造车“了,所以华为要进入吗?在汽车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是主因。但另一个原因也不该被忽略——华为在手机、通讯基站等领域受到阻击,它需要快速寻找且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华为手机业务市场份额达14.6%,位于三星之后,苹果之前,首次跻身全球第二。2019年,华为手机出货量2.4亿台左右,市场份额高达20%,保持全球第二。2019年开始受美制裁,2020年、2021年华为手机销量分别为1.9亿和3500万台。 根据华为财报,其2021年消费者业务营收2434亿元,同比下滑49.6%,近乎腰斩,手机业务占其中大头。由此,华为2021年整体营收为6368亿元,同比下滑28.6%。当然,这并非是华为本身的业务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受制于一些广为人知的“不可抗力“。

但也正因为其手机业务窘境非自身可以左右,那么向其它领域拓展则成为了其提升营收和利润的必走途径。 结合其自身优势和行业前景来看,普通的电子消费品领域显然不能承载华为的深厚技术储备,而汽车作为国内第二大支柱产业,也是民用领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消费品,无疑最适合华为。

在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看来,汽车产业的体量大,关联性强,“它的确应该进入这一领域。”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张翔认为,汽车行业是一个崭新的收入来源,华为若能在汽车行业获得成功,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在这个火热的造车时代,创业者赢得市场关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似乎有二,一是有故事,二是会吆喝。

讲故事并不难,随便举个例子,比如“37岁就财务自由的何小鹏为了造车改吃7块一份的鸡腿饭“。吆喝也不难,只要极尽夸张地突出产品亮点即可。比如,2020年广汽埃安LX发布的时候,时任广汽新能源总经理肖勇就豪言“不到一百万级别的传统豪华燃油车不要和我比”。

这些都难不倒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 他可以讲出一套“科技公司内部孵化,在汽车领域再创业”的系列故事。而在吆喝上,不仅“碾压百万级豪车”的话术一样信手拈来,他还会给消费者制造焦虑,推着他们前行——比如他在今年的深港澳车展上就表示“纯燃油车时代会迅速结束,现在还买燃油车,就像智能手机时代买功能机。”这个观点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言论如出一辙。 可见,现在不管是造车、还是卖零件、还是卖技术方案,在扎实的专业功底之外,还要学会一套浮夸话术。

在与华为合作的诸多车企中,真的能称得上“华为汽车”的,目前就只有与之深度绑定的AITO问界M5。它不仅直接在华为各家门店中展出,车尾也会刻有HUAWEI的字样。

按照余承东最初的规划,其给AITO定下了“年销30万辆,明年百万辆”的目标。今年3月和4月问界M5的销量分别为3045辆和3245辆。5月份则超过了5000辆。销量在稳步增长,但距离目标尚远。

接下来,大型电动SUV问界M7即将上市,是否能为其体量带来质变还有待观察。

造车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小米造手机的经验未必能延续到汽车身上。毕竟这两大产业的供应标准和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而雷军开展的小米汽车项目正处在初期阶段,但是却已经成立了小米汽车有限公司,以及确定在北京落户生产基地。

自从雷军喊出“为小米汽车而战”的口号时,就知道雷军会在全新的产业赛道中全力以赴。所以我们会看见雷军卸任关联公司高管,并将小米手机的开发工作交给其它高管负责。

按照计划,小米汽车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将达100亿美元,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这是其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过去一年,小米汽车相继完成公司注册、人员招聘并确定了工厂选址。2021年9月,小米汽车宣布完成工商注册,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0亿元人民币,雷军出任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团队组建方面,雷军、王翔等人将以集团高管身份参与造车业务,原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出任汽车部副总裁,负责产品管理、供应链及市场工作。2022年1月,小米从外部引进了一位副总裁,曾在北汽集团主导极狐汽车成立的于立国被任命为小米汽车部副总裁,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及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等工作。

2021年11月,小米汽车正式落户北京经开区,其汽车总部基地、销售总部、研发总部都将落地于此,并将分两期建设年产能为30万辆的整车工厂,一期和二期产能均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在北京经开区下线并实现量产。

在2021年三季报中,小米介绍,汽车业务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在2021年年报中,小米则表示,汽车业务团队已经超过1000人。

投资产业链公司

王翔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将显著增长,研发投入的重点包括影像技术、快充技术以及智能汽车等。2021年小米集团研发支出达到131.67亿元,同比增长42.3%。小米表示,将坚持以技术为本,预计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小米手机部总裁曾学忠表示,小米手机部与汽车团队会进行每月一次的多维度技术交流,涉及电池、影像、软件、供应链等方面。2022年手机部将向汽车团队输入一部分软件技术人才。

除了自研,小米还通过投资汽车产业链进行相关部署。2021年8月,小米宣布与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动科技)相关方签署股份购买协议,总对价约7737万美元。

王翔表示,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车的重要技术,而深动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技术积累和落地经验。小米看好深动科技团队的研发能力,希望通过收购加速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研发。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1年10月,小米产业投资基金投资102家企业中,有40多家企业与汽车相关。此外,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对上下游企业进行布局,主要涉及动力电池、传感器、芯片、汽车电子零部件和自动驾驶等领域,且不少被投企业是细分领域头部“玩家”。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方面就投资了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赣锋锂电和卫蓝新能源等公司。

销售渠道方面,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Redmi品牌总负责人卢伟冰曾透露,小米之家未来会开更多大店,会考虑汽车品类的展示问题。

反观小米,在技术和资源上不如苹果有优势,再加上科技企业跨界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本就是一个“烧钱的游戏”,几百亿的投资最基本的“门槛”,而小米造车初期启动资金仅100亿。虽然没有雄厚的实力与财力,但小米汽车成长的速度却让人惊讶。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小米想要造车的坚定决心。为了打造出更符合,或者说专属当下年轻消费者的汽车产品,早在去年4月份,也就是小米宣布造车后的一个月里,雷军就通过微博平台的3个投票来征求广大网友对于小米汽车的预想,包括:

这三个问题涵盖了车辆类型、品牌调性以及产品价位等方面,这些部分也正是当下年轻消费者购车时最为关注的方面。根据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网友们希望小米的第一款产品是轿车,定位中高端,价格在10 万-30 万元之间。不过三轮投票中,网友们对于10万元以下车型呼声最高,但这个价位不仅与小米汽车的品牌战略并不相符,同时也不符合中高端的定位。

为了更加侧重大众化市场,以更高的性价比来吸引更广泛的市场年轻消费群体,小米决定主打 15 万元至 30 万元车型,其中定位中端的A+级车价位为15-20万元,未来可能会搭载L2+自动驾驶;定位高端的B级车价位则在20-30万元之间,未来将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

但与此同时,小米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价格在8-25万元区间的车型占了我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70%以上的销量。从这个数据就能看出,在国内汽车市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几乎都在往中高端方向发展,且主攻的也是10-30万元级别的市场,同时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车企往这一价位段发起进攻,小米想要在其中“生存”下来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外,小米未来有望推出门槛较低的入门级车型,预计价格将低于100,000。届时,新车将成为00后大学毕业生的首选,甚至是大学毕业生的首选。与特斯拉和丰田相比,本田、大众等。很多合资纯电动汽车性价比更高。

对于像小米汽车这样新入局的车企来说,缺少汽车制造经验,汽车研发生产技术不够成熟......将面对种种考验和困难;如果一款汽车没有过硬的产品实力作为前提,即便你在行业内的名声多大多响亮,跨界后获得的品牌影响力都不足以支撑起一款车型的销量,华为都扶不起来的赛力斯SF5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吗?所以,面对众多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的对手,小米汽车能否杀出重围?我们拭目以待。

继联合宁德时代入股芯迈半导体后,小米近日通过实控的瀚星投资,战略入股宁德时代合资企业——上海快卜。

入股上海快卜进入光储充检赛道,也是小米继今年初入股富特科技后,第二次在储能领域布局。

在吉利投身“造手机”浪潮,大手笔收购魅族之时,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与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供应链相关企业展开新一轮谈判。

针对该消息,6月15日,苹果中国相关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汽车项目由总部操盘,目前正在寻求合作伙伴。”

一位汽车产业链人士向记者透露,苹果近期正在扩大汽车产业同盟,除了围绕车载系统CarPlay之外,还涉及零部件等汽车产业链多个环节。“虽然目前CarPlay的合作名单中没有国内汽车商,但相关磋商已提上日程,不排除将来会与在车载系统同样发力较猛的鸿蒙同台竞争。”

苹果自2014年就开始启动汽车项目,但其整车一直未有实质性落地,近年来更是被传出造车停摆、团队解散等,造车事业的前景一度被外界质疑。如今苹果回应汽车项目正在寻求合作伙伴,是否意味着“造车梦”再起?

从系统切入实现“苹果车”?

苹果在6月7日召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新版CarPlay,业内将其视为是苹果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一次展示。

此次,CarPlay系统迎来了发布以来的最大更新,为汽车带来了全新设计的UI系统,可以实现车速、油温等车辆信息的实时显示。从苹果公布的名单来看,阵容非常豪华,涵盖英菲尼迪等十余家汽车品牌,首批支持新版CarPlay的车型将于2023年底发布。

新版CarPlay展现出了苹果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野心。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苹果没宣布造车计划,但通过全新的CarPlay系统,用户就不需要使用原厂系统,CarPlay可以连接车内每块屏幕,所有的车都可以变成“苹果车”。

“苹果建立车载系统生态为造车建立一个护城河,即便整车迟迟难以面世,但苹果也可以通过车载生态抢占流量入口。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汽车与手机都是流量入口,企业通过对这一入口的把持,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收益。”通信工业协会智能网联分会副秘书长林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周爰咨询合伙人杨思亮认为,CarPlay对苹果造车及与其他品牌商的融合度帮助有多大,还要看市场及企业竞争状况。“当前,众多品牌汽车厂商都已建立自己的车载系统,国产软硬件能力的充分整合释放出来的创造力,甚至部分已经赶超CarPlay。对于擅长生态构建的苹果而言,车载系统是苹果进入汽车行业的敲门砖还是主核心,还需拭目以待。”

6月13日,罗永浩接受晚点采访的长篇访谈文章《罗永浩:再创业可能后悔,不再创业百分之百后悔》,让大众目光再一次聚焦到罗永浩身上。

罗永浩宣布再次创业,而且是最后一次创业,选的赛道是AR。他还希望借机淡出社交平台,“罗永浩”的微博改成“交个朋友直播间”的官方微博,新开的“罗永浩的辟谣号”微博号仅用于公关辟谣。

在中文互联网上,罗永浩这三个字,几乎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

生于1972年的老罗,高中退学,之后筛过沙子,摆过书摊,代理过批发市场招商,走私过汽车,做过期货,卖过壮阳药,在合资公司学不锈钢金属点焊技术,当过传销课讲师,卖过电脑散件,做过英文技术文章翻译。

在混沌的青年岁月之后,29岁的罗永浩当上了新东方英语老师,从此逆天改命,不但凭借《老罗语录》成为初代网红,还成为连续创业者,先后创办牛博网、老罗培训、锤子科技。可惜锤子科技最终陷入危机,罗永浩负债6亿元,成了老赖。2020年,老罗开始直播带货,赚钱还债。

两年过去,《真还传》接近尾声。老罗终于要拂袖而去,继续追逐“收购苹果”的理想。

老罗的最后一次创业选择了AR赛道,不过,在这篇访谈里,他透露了对汽车业的好感。原来,老罗很看好造车赛道,如果不是被造手机耽误了,现在的老罗很可能已经是造车新势力的一员了。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