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营收连续 8 个月创新高,5月高达55.46 亿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台媒中央社报道,晶圆代工厂联电 5 月营收达 244.33 亿新台币(约 55.46 亿元人民币),连续 8 个月营收创新高。受益于图像信号处理器及通信等客户需求强劲,联电产能持续满载,5 月营收环比增长 7.18%、同比增长 42.14%。
5月27日,晶圆代工厂联电总经理简山杰在股东会上表示,在5G、电动车与物联网等快速成长趋势下,装置硅含量增加,预计今年晶圆需求持续成长。其称,公司将透过创新技术模式,与客户建立长期策略伙伴关系,强化客户黏着度,并签长期供货合约,一同解决供需问题。
身为全球半导体业界的先驱,联电领先全球,是第一家导入铜制程产出晶圆、生产12英寸晶圆、产出业界第一个65纳米制程芯片的公司,同时也是第一家采用28纳米制程技术产出芯片的公司。联电的尖端晶圆制造技术协助客户产出速度更快、效能更强的芯片,满足今日应用产品的需要。联电的尖端技术包括高介电系数/金属闸极、低电介值、浸润式微影术与混合信号/RFCMOS技术等。联电是台湾第一家提供晶圆制造服务的公司,也是台湾第一家上市的半导体公司(1985年)。联电以策略创新见长,首创员工分红入股制度,此制度已被公认为引领台湾电子产业快速成功发展的主因。联电同时也通过MyUMC在线服务,使客户可在线取得完整的供应链信息,此服务于1998年上线,亦为业界首创。
如今,全球缺芯已经沦为老生常谈,至于何时才能真正解决缺芯问题,亦或者,缺芯是否将成为常态,各位业内大咖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晶圆代工厂的产能提升是解决全球缺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各大晶圆代工厂各显神通,扩大产能。但目前出现短缺的芯片,很大部分并非采用14nm或以下的先进工艺,真正有助于解决缺芯潮的还是成熟制程。
成熟制程具有工艺稳定、成品率高、成本低廉、应用面广等优势,像显示驱动IC、模拟芯片、MCU、电源管理芯片、存储芯片、物联网连接IC、Wi-Fi6等所应用最多的都是28纳米制程芯片。这也导致28nm成为全球需求最强的芯片制程,各大晶圆代工厂都在扩产。有专家指出,从芯片制造工艺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40nm及以上的芯片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很高,但技术还会继续向更低纳米数进发,自然而然,40nm以下的芯片就会迭代替换,也就是说,28nm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保持需求量。
联电今年资本支出预估将跳增至30亿美元,较去年大增66%,包括与客户合作的南科Fab 12A P6厂扩产计划,其中90%将用于12吋晶圆、10%用于8吋晶圆产能。根据计划,南科Fab 12A P5厂区扩产的1万片产能,将在第2季到位,厦门厂也将增加1万片产能,P6厂区扩产进度仍预计在明年第2季陆续投产,而产能则由原先规划的2.75万片,上调至3.25万片。
过去两年来,车用芯片持续紧缺,交期至少十个月起跳,导致全球车市大乱,引发美、欧政府高度重视,曾多次找晶圆代工大厂商讨对策。
由于车用芯片多以成熟制程生产,近期驱动IC、部分模拟IC需求转弱,出现砍单声浪,导致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产能出现空缺,全球主要车用芯片厂见机不可失,积极卡位抢产能。
从国际大厂的角度来看,英飞凌先前指出,包括尚未确认的订单在内,今年首季积压订单金额从前一季的310亿欧元成长19.4%、达370亿欧元,当中超过五成是汽车相关产品,积压订单显然远超出英飞凌的交付能力。
联电在去年10月法说会时,原预估今年营收将成长12%,优于产业平均。不过,在此次法说会上,联电共同总经理王石指出,虽然居家办公带动的数位转型需求趋缓,但5G、车用、AIoT 动能续强,在产能利用率维持高档、涨价因素推升下,上调对于全球晶圆代工产值预估,预计将增长约20%,而联电今年的营收增幅将与产业相近、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