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快了公共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建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基层医疗能力严重不足。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短缺、医疗服务设施紧缺、首诊准确率相对低导致上级转诊病例问诊效率低下、基层医疗机构对承接上级医院下转的病患护理能力不足;除此以外,地方医联体的相关机构之间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协作,目前成员单位之间的药品配备、技术合作、医保支付等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基层服务能力打折扣。面对疫情背景下,公共医疗系统的数字化建设进入了“加速度”时期,针对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首先要从技术上提高医疗系统的互操作性,实现医院不同部门间,乃至不同区域间的数据整合与贯通。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数字化正推动医疗体系与公共管理深度融合,公共医疗体系从流程优化进入体系提升和变革的新阶段,医疗的理念发生转变。公共医疗体系的变革理念,体现了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预警、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有机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空前紧密,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转变无论是规模和范围都经历新的变革。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与医疗体系三位一体形成体系创新的新机制。在新的理念推动下,医疗体系结构、范围与内容都发生相应变革。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中国医药卫生体系迎来了一系列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着力推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启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医疗体系数字化建设着眼于医疗系统内部效率的提升,逐步进入智慧医疗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发达国家的模式趋同,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传统的医疗模式发生了转变。最典型的是美国,跨国公司成为推动数字化医疗建设的主力,从相对简单的公共服务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到数据集成、利用医疗数据优化改进医疗流程管理,进而实现医疗过程的全链条优化。
我国在医学装备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已取得重要进展。快速发展的技术能力与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海量的医疗数据资源、巨大的行业应用需求、积极的产业带动作用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医学装备数字化发展的独特优势。我国医学装备的数字化转型面临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业务深入融合,在技术研发应用、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在支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等方面的预期日益明显。
疫情加快了公共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同时,作为数字化的前端,公共医疗服务的加强又推动了医疗系统互操作性的提升,使得公共卫生部门可以通过不同的医疗机构、服务部门以及个人手中收集数据;另外,打通不同医疗机构、医疗区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形成标准化的医疗大数据,并对其加以有效分析和应用,有利于政府和医疗机构在疫情中更快地反应和形成决策,并进一步对公共卫生事件作出预警。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数据。随着我国医疗产业进入大数据时代,海量的医疗健康数据资源为医学装备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一是健康数据急剧增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和传感器的快速普及,其产生并存储的健康数据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发挥数据资源在居民健康管理和互联网医疗方面的价值,数据驱动的医学装备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二是健康医疗大数据不断汇聚。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目前正在通过各级各类数据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区域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汇聚形成完整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进一步推动了医学装备数字化转型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