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安防开启智慧安防新时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8年AI安防软硬件135.3亿元市场产值中,视频监控占据了近90%的份额,成为AI+安防的主赛道。而落地场景主要集中于公安与交通领域。
过去几年,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建设大数据平台,汇聚等数据,以期为打击违法行为提供数据支撑。但受限于数据有效性、真实性以及非实时性等因素,大数据平台难以达到预期,而AI安防则补齐了这一短板:随着人脸识别、车辆识别逐渐落地应用,侦查打击、督察监管、服务民生等工作也变得准确高效,公安工作不断升级。
在交通领域,交通大脑掌握着城市道路、停车场以及小区的车辆信息,可实时分析城市交通流量,合理调配资源,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保障居民出行畅通。总之,AI在公共安全、政府、交通、金融、楼宇等领域的安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也将推动智慧安防发展更加普及和深化。
AI+安防最主要的应用还是基于视频分析,人脸和车辆识别目前而言最为成熟,目前我们在用的比较多的是视频结构化、人脸识别、车辆识别,以及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创新应用。
其中,高级的应用当属视频大数据和视频云建设,只有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够产生更多的应用和技战法,未来的视频监控当属于市级甚至是省级的视频云平台,在2018年已经有较多的落地案例,相信在2019年会出现更多的视频云和大数据平台。那么毫不夸张的讲,未来AI安防格局将是得摄像机者得天下、得摄像机者得数据。
“现在,小区住户的信息都录入了系统,可直接识别进入,外来人员只有经业主同意并登记后才能被放行,居家生活非常安心。”自从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朱艳华对此赞不绝口。“刷脸进小区不仅方便小区居民出行,还能对外来人员进行有效管控,特别是在疫情防控、重点人群管理方面作用明显。” 鹭岛国际小区门卫刘龙士介绍,该小区住户较多,人员进出十分频繁,在没有刷脸门禁系统前有不少外来人员在小区穿行,管理难度不小。为提升工作效率,2019年10月,该小区在中桥街道办事处和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下,以人脸和车辆信息识别技术为支撑,综合利用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和公安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完成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共设置90多个摄像头,实现了人、车、房等高效管控,可实时观察进出小区人员、车辆动态,锁定可疑人员,形成闭环管理。
“既方便又安全,比刷门禁卡好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出门没带门禁卡了。”小区居民刘颖说,智慧安防设施投入运行以来,小区档次高了,安全系数也更强了。居民周敏也有同感,“以前我们回家,两手提菜,感觉很累,又要摸门卡就很麻烦,现在方便多了,直接打开门进来。”
学校站好“主体岗”
校长为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对学校教职工编组分班,佩戴统一标识,每天上下学时段,当天值班校领导、教职员工和保安,明确责任路段,迎送学生上学,站好主体岗。
家长站好“爱心岗”
由学校组织每个学生家长,积极踊跃参加校园安保工作,分班分组在学校门口组建爱心岗,学生家长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角色的转变,使每位爱心家长维护校园秩序的意识更加强烈,遵守交通秩序的自觉性更加明显。
部门站好“公仆岗”
淇县公安局积极与教体、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协作,每天由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与民警、教职工一道,按照分工,履行护学岗职责。推动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公安监管责任、部门协作责任协同贯通、同向发力,形成齐抓共管、信息共享、矛盾共调,安全共建的工作局面,为学校师生营造平安、稳定、有序的周边环境。有力弥补了公安警力不足,职能单一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