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不再“卡脖子”?新能源汽车芯片即将过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我们在讨论行业景气度时,往往会陷入一些困惑:当行业同时具备成长性和价值边际增强两种属性时,往往无法取舍,对行业也就会盲目的跟风,成为一茬茬的“韭菜”。其中典型如新能源汽车,接下来就会有小米,百度两个造车大厂实现量产,赛道会变得极为拥挤,简而言之的,企业估值的船靠行业增速之水拖起的概率将会越来越低,河道拥挤,企业会变得内卷化,利润摊薄,企业估值就要从行业景气度转向企业盈利能力。
当芯片库存开始快速上扬之时,市场迅速捕捉到此信息,下调行业景气度预期,其同比增长降为近年来最低,芯片行业的景气度正在快速下跌。在对芯片的分析时,我并没有去分别测算不同规格芯片的产能和需求的平衡点,而是冠以笼统的总结,行业正在向过剩的道路大步向前。或许有朋友会疑问这是否对汽车类芯片同样适用,由于篇幅所限,只分享我们结论:在一个经济收缩周期内,汽车的总需求下降几乎是确切的,这也就会形成传统燃油车式微,而新能源汽车保持中速增长的局面,芯片产商在扩充产能是以市场高景气度为依据,也就形成了汽车类芯片长期内的供过于求(学界对美国经济的悲观在始于2022年6月后才逐渐主流化,此前一直是“美国经济快速复苏”的论调)。
因为疫情的原因,最近两年的汽车市场都身处水深火热中,芯片短缺让大家不敢放手一搏,很多爆款车型的提车周期甚至都已经超过了半年,加价、减配已经是正常现象,甚至还有今年下单,两年以后才能提车。
芯片短缺,成为了近年来汽车行业面临的一大考验。汽车相关企业除了不断需求新的芯片渠道,还在不断加强与本土创新芯片的磨合,以求新的突破点。伟东德莫斯认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和经济市场是,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短时间的阵痛不会阻碍行业的发展必然。而在现实的条件下,如何寻求芯片,如何成功破局?是汽车行业和国内芯片制造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3月份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一度面临不少堵点卡点,导致部分工业企业停工停产。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陶青介绍,工信部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工业稳增长的首要任务,会同相关部门和有关地方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产业链供应链日益畅通,工业经济迅速扭转了下滑态势,实现了恢复增长。
眼下,消费类电子芯片“让出”产能,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将是一个好消息。早在2021年,汽车行业“芯荒”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类电子芯片需求高涨,各芯片厂商在高利润的驱动下对消费类电子芯片扩产意愿更强。如今,各芯片厂商开始向汽车芯片倾斜或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汽车产业的“芯荒”。
不过,考虑到生产周期等原因,目前汽车行业的“缺芯”问题还没有十分明显的缓解。
“目前,大部分芯片缓解程度比较大,但仍存在少量的芯片紧缺现象。”有威马汽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月底,梅赛德斯-奔驰CEO康林松表示,预计芯片短缺问题会持续到2023年。甚至有消息称,受芯片短缺影响,大众汽车集团软件开发部门Cariad开发延迟,导致大众集团旗下包括奥迪、保时捷和宾利在内多个品牌全新纯电动车型预计延迟发布。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近日也表示,全球可能到2024年都将持续面临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
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也向记者表示,极氪将与芯片厂建立良好关系,一方面是保证供应安全,另一方面又要在技术领域和芯片厂有更深度、更紧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