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拥抱互联网已成为医疗机构的共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互联网医院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互联网企业圈中,随后迅速扩延。适逢国务院推行“互联网医疗千行百业”的战略,很多医疗机构也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效率优势和发展机遇,积极拥抱互联网已成为医疗机构的共识。
医疗是一个极其特别的行业,它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关乎国计民生,它更显学术与严谨,是伴随人类从一颗受精卵到一把灰的特殊行业,因此医疗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本篇文章将会从中国医疗的现状说起,深入讨论互联网与医疗的碰撞以及互联网医疗的未来。
互联网医疗领域发展推进工作也面临着各种创新挑战。一是制度创新,目前很多法律法规对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有较大制约,如何使这些法律法规更适应这种新技术的创新,同时又要避免这种技术创新被滥用,就成了法律法规的改革方向。二是模式创新,医保公司、医疗服务提供商和药房福利管理人员正在重新整合,如何使得这几方可以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看到“互联网+医疗”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互联网+医疗”发展还刚刚起步,既存在硬件不足问题,也存在软件不足问题,特别是互联网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政策已远远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
互联网医疗是顺应市场和时代发展的新生事物,虽然“互联网”+“医疗”的双重特性,注定互联网医疗相较于传统医疗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互联网医疗依旧充满信心,认为未来的互联网医院,能让医者能够更好实现网上“悬壶济世”,也能更好地温暖患者,更好助力“病有所医”这一民生大事。
规范标准方面,相关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这限制和影响了“互联网+医疗”服务范围扩大和服务能力提升。当前“互联网+医疗”准入门槛、从业规范、监督管理等相关标准并没有建立,既没有明确网上诊断的主体资格,也没有明确互联网企业能否与线下实体医院进行联合,更没有明确医疗机构、医生与网络平台之间的责任划分等。同时,远程诊疗过程中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权责利关系,以及上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医疗事故责任划定等也没有明确。另外,“互联网+医疗”实行信息公开、共享,会给患者个人信息泄露带来潜在风险,特别是大数据开发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亟须建立与信息开放相匹配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的患者中有两类人:一类是“小病百度、大病手术”,病久了直接就得被转去三甲医院。另一类患者是感冒发烧都要跑到三甲医院挂个专家号看看。这两类患者都会导致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医疗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医疗体系、晋升体制等多重原因,导致优秀医学生、优质医生都聚集在大城市大医院,久而久之患者会觉得只有到三甲医院才能找到好医生,而基层医生太“水”容易耽搁病情。这种非良性循环会导致基层只能越来越“基层”。
当前有关方对“互联网+医疗”期望过高。不可否认,“互联网+医疗”具有积极作用,但说到底,“互联网+医疗”本质上是医疗,“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只是一种工具,只能起到提升作用。“互联网+医疗”不会颠覆传统医疗。要实现新医改目标,主要靠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互联网+医疗”法律监管。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鉴于部分“互联网+医疗”以健康咨询名义从事诊疗活动,建议清晰界定健康咨询与医疗诊治的区别。明确医疗机构(医生)、患者、互联网企业等相互之间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要避免游医在网上从事医疗欺诈行为。加强信息安全监管,避免诊疗记录、病理资料等信息泄露,维护好患者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