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城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8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光污染成为继噪声污染之后引发广泛关注的又一种新环境污染。上海以立法破解光污染难题,提升市民的健康、安全、幸福指数,让城市更舒适宜居,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呢?
近年来,在城镇化、大型活动、夜间经济等因素作用下,城市景观照明迅猛发展。充斥在大街小巷的跑马灯牌、建筑幕墙的反射眩光以及过量的景观照明,让“光污染”成为一种新的环境问题。
一直以来,灯光被视为城市文明的象征,灯火辉煌被视为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城市建筑亮化工程、智慧照明等项目也越来越多,在带来城市美观、形象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能源浪费及光污染的问题。
新《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在整合现有光污染防治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要求在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城市照明相关规划中明确分区域亮度管理措施。其次,强化绿色照明,要求住建、绿化市容等部门应当依据城市照明相关规划和节能计划,完善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网络,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照明的绿色低碳水平。
未来光污染防治终将要走上立法的程序,上海首部“光污染”防治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迈出了依法治“光”的第一步,给全国各地开了好头。随着光污染整治呼声日益高涨,智慧城市光污染防治也应提上日程。
7月30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省数字政府建设有了总规划、总方略、路线图,迈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对于巩固扩大我省数字政府建设先发优势,打造数字变革高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作为激发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已成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及连接数字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省《实施意见》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建设全社会共享的、可示范的“智慧城市”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突出了数据要素的价值潜能
《实施意见》提出要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进一步激发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潜能。数据资源作为当下最具时代特征的要素,能够融入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索建立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实现数据资源的畅通流动、开放共享,是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智慧城市平稳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
在中国数字政府建设行列中,襄阳取得如此成绩,原因在于襄阳政务云建设的与众不同。在华为云全国150多个政务云基地里,襄阳首批完成云架构与功能升级,具备了云原生和城市智能体的关键能力,为城市智慧治理、便民慧企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集约、高效、安全的平台能力支撑。
早在2013年,华为云就助力襄阳市打造华中云服务业务承接中心,并在襄阳建设了华为云服务华中大区中心。襄阳华为云数据中心面向华中区域乃至全国,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智能生活和经济建设等领域提供云计算服务。其后,华为云又深度参与了襄阳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有力地支持了襄阳市政务服务,提升了襄阳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在2021年,华为云助力襄阳市打造了云原生技术政务应用平台,通过构建成熟的云原生应用生态,加速下一代政务云建设。在华为云的支持下,襄阳市政务云完成了云原生改造,传统的云基础设施升级为云原生基础设施,进而为政务应用提供更高性能的运行底座,统一的政务应用生命周期治理标准,实现全业务共平台运行,达到应用级可视可管、精细化资源运营、标准化可共享的效果,最终提升整体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