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导致用电紧张,让当地半导体供应链受影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炎炎八月,四川盆地多日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导致用电紧张。8月14日,四川省下发紧急通知,宣布工业用电企业将在8月15日—20日期间生产全停,“让电于民”。
四川是我国硅料主产区之一,又是光伏制造产业重镇,此次限电、停电已产生不小的影响。
有涉及停电企业对媒体表示,短期来看限电的确会使当地工厂受到一些影响,但限电到什么程度以及具体会产生何种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至于限电是否会造成光伏行业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有知情人士表示:“可能性并不大”。
硅料价格近期持续上行,四川限电是否会导致硅料价格再次上涨?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表示,此次限电涉及产能不大,时间短,量不大,影响有限。目前新增产能释放,零售市场供需关系得以改善。但需要呼吁长单采购的龙头企业不要再到零售市场抢货,要不然还是会引发价格上扬。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指出:从8月15日起取消主动错避峰需求响应,在全省(除攀枝花、凉山)的19个市(州)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对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生产全停(保安负荷除外),放高温假,让电于民,时间从2022年8月15日00:00至20日24:00。
工业硅产业属于高耗能产业。作为水电资源大省,四川电价长期以来具备竞争优势,陆续吸引了不少项目投资。综合证券时报、财联社等国内媒体消息,对于停电限电的影响,多家有关企业人士已经做出了回应。
通威股份是四川本土企业,其光伏产业链布局主要集中在硅料和电池环节。通威股份公司人士表示,公司确有收到限电通知,详细的停电计划还在沟通中。“公司位于四川的硅料和电池片生产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具体程度有待评估,如果影响较大会作出相应公告”。
谈及限电的原因,通威股份人士表示,“我们猜测当前的限电主要是由于持续性的高温,造成电网负荷比较大,如果出现降温或者下雨等情况可能会有所缓解,届时限电也会根据电网负荷情况进行调整。”
美国芯片法案提纲显示,2022~2026年合计提供527亿美元补贴,其中390亿美元用于建设、扩大或更新美国晶圆厂,11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的研究和开发,20亿美元用于资助如教育、国防和创新相关领域,5亿用于与国外政府建设国际信息、通信技术安全、半导体供应链,2亿用于增加半导体行业劳动力,并对当地半导体制造提供25%税收减免。 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美国芯片法案的思路是在补短板,同时增强项。”据介绍,芯片法案主要采取补贴形式,加强短板的半导体先进制造环节,也覆盖设计和封装环节。 芯谋咨询分析指出,英特尔、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等美国本土芯片制造巨头将成为美国芯片法案最大受益对象,其次是IDM公司、美国设备公司以及台积电、三星等国际芯片厂商,另外美国芯片设计公司也将间接受益。 据美国芯片法案的提纲统计,美国半导体制造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占比大约37%,但如今该比例已经下降至约12%。据咨询公司贝恩估算,如果美国芯片产能提升5%至10%,大约需要400亿美元的资金,未来十年美国需要在芯片投资方面耗费约1100亿美元的资金。 “预计法案最终会落地,但成本会很大,具体执行需要看三星、台积电以及美国本土英特尔等进展。”赵占祥向记者表示,有数据统计显示,在美国设半导体厂的成本将比中国高出至少50%;美国巨额补贴下厂商将有望行动起来。
美方限制先进工艺出口 另一方面,美国芯片法案严格限制接受补助的企业来中国投资先进工艺的制造项目。据分析,目前在中美都设有半导体厂的企业包括台积电(南京)、三星(西安)、海力士(大连),如果这些企业接受法案的补助,在中国扩大先进制程晶圆厂将面临限制。 据媒体报道显示,近期美国已经开始升级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从10nm提升至14nm,受限范围将不限于中芯国际等中国内地本土公司;美国两家芯片设备公司泛林半导体和科磊已证实,美国正在收紧对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的限制。
作为全球存储巨头,美光8月9日发布声明,计划在2030年年底前投资400亿美元,分阶段在美国建立尖端存储器制造业务,实施后将使美国本土内存产量从不足全球市场的2%提升至10%。报道显示,高通已同意向格罗方德纽约厂再采购42亿美元芯片,截至2028年承诺采购总额达到74亿美元。 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晶圆厂环球晶圆此前6月宣布,计划在美国得州谢尔曼市建立12英寸硅晶圆新厂,预计2025年开出产能,最高月产能可达120万片,就近服务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大厂。有报道称,SK海力士和三星也有报道重估在中国和美国的长期投资。
截至记者发稿,SK海力士并未回应。 市场表现来看,美国芯片方案颁布并未提振本土芯片股表现;在业绩不及预期影响下,近期英特尔、美光、英伟达等股价下跌。
2018年开始的那一场断供,让半导体自主从一个产业的隐忧,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明伤。半导体不自主则科技不自主,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国内因此也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半导体的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还特别提到着力解决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等“卡脖子”问题。
近些年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区域化浪潮,以及疫情以来各国、各地区对关键产品的供应链保障重视程度提升,更加上去年的全球“缺芯”,让中国、美国、欧洲极度重视芯片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各方希望拥有全产业链掌控力的趋势已经形成。
2022年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芯片法案》,要求欧盟在2030年之前,投入430亿欧元资金,支持芯片设计与制造,强化欧洲在技术方面的领导力。为响应此号召,2022年3月,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投资800亿欧元,在德法等国建设从设计到制造全覆盖的芯片产业链。
2021年5月,韩国发布《K—半导体战略》,建设“K—半导体产业带”,力求在2030年将韩国打造成综合性半导体强国,主导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为此,韩国政府将在税收减免、金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对相关企业进行支援,最高税额抵扣幅度将达到50%。另外,韩国政府还将设立1万亿韩元的半导体设备投资特别基金。
中国台湾代工企业加大了相关投入,台积电预估2022年资本支出将达到400至440亿美元,并优先布局2纳米、3纳米、5纳米、7纳米等先进制程,还特别指出2纳米、3纳米制程要在本岛布局。
美国这边更是不遗余力强推半导体,不只是8月9日刚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此前美国还相继出台《半导体十年计划》(2020)、《美国芯片法案》(2020)、《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2021)等,旨在促进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投资,以及半导体模拟硬件、工业电子和计算机相关的研发与生产。
美国要针对中国的动作还不止这一个法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比如7月底,据彭博社报道,Lam Research和KLA两家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称,美国禁止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出售大多数可以制造14纳米或以下更先进芯片的设备,此前是限制到10纳米。虽然限制规定在14纳米以下,但是成熟的芯片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大约90%的设备是兼容的,禁止一代可能会产生长期的连锁反应。
8月13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周五发布最终规定相关禁令8月15日生效,对设计GAAFET(全栅场效应晶体管)结构集成电路所必须的EDA软件;金刚石和氧化镓为代表的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燃气涡轮发动机使用的压力增益燃烧(PGC)等四项技术实施新的出口管制。(注:GAAFET晶体管技术是相对于FinFET晶体管更先进的技术,FinFET技术最多能做到3nm,而GAAFET可以实现2nm。氧化镓(Ga2O3)、金刚石则是被普遍关注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