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为合作,但亏损近17亿,亏损逾17亿,赛力斯后续该怎么办?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华为在车界目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赛力斯(原小康股份),从 2021 年 3 月官宣合作至今,双方不断优化合作模式,似乎已经找到了造车的感觉。赛力斯集团 7 月生产了 13163 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 247.31%,今年累积生产 60877 辆,同比增长 253.40%。销量明显跑赢大盘。
从 2020 年开始,赛力斯每次发布业绩报告,大家都可以看到一个关键词:" 亏损 "。两年半时间净亏损超 50 亿元,车企对此的解释是,由于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持续投入,以及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产销量尚处于爬坡阶段,折旧及摊销费用有所增加。此外,随着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推广,营销费用、人工成本有所增加等因素影响。
正因如此,在与华为合作的过程中,赛力斯被部分车友称为 " 代工厂 ",并没有让外界感受到技术实力的提升。不过销量大涨,赛力斯的股价也因此一路飙升。从 4 月 27 日的最低点 32.7 元 / 股,到 8 月 22 日收盘报收 66.82 元 / 股,涨幅可以用 " 疯狂 " 来形容。
不同于以前的汽车,新能源时代,车机系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功能被耦合在了车机系统内部,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听听音乐、看看视频、地图导航等,车机系统成为了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灵魂,自动驾驶、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也渐渐被整合到车机系统之中,这样一来,一旦车企失去了对车机系统的控制,那么汽车厂商可能就会沦为代工厂的地位。上汽集团为此公开表示;“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归根结底,华为赋能到底对汽车界有多大帮助,我们还是希望消费者说了算,而不是仅仅靠车企或是互联网大厂对消费者进行营销洗脑,这样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并无裨益,反而会导致汽车行业逆向选择。
在今年8月5日的“第十二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原北京汽车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翊辉科技CEO荣辉在圆桌论坛环节也向芯智讯透露了汽车厂商与华为合作的担忧。
荣辉表示,目前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原有的汽车产业链带来很大的冲击。出现这个原因更多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车的重点和最值钱的部分已经变成了这些部分,这部分并不掌握在传统车厂手里。
“曾经我是代表车厂,现在我离开了,仅代表我个人。所以我可以说,我很理解上汽董事长陈虹所说的不跟华为合作,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因为与华为合作,华为会把最炫酷、最值钱的东西动拿到它手里,而合作的车厂反而没什么可做了。”
荣辉还举例称,北汽与华为合作的极狐,在没有与华为合作时,大概卖22万左右,一台车大概纯赚1500元。与华为合作后,加上它那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大概要4万块的成本,我们估算下来,他的利润最少能有1.5万,基本都是软件和芯片。而且车厂能够宣传的也都是华为的技术,什么智能化、自动驾驶等等,根本没法说车厂造这个底盘多辛苦,因为这都不是用户和营销关注的点。车厂俨然沦落成为了替华为“打工”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华为没有和一个非常重要的整机厂全面深度合作的原因,大家都很警惕。
这种所谓的跨界破圈,其实目标就是一个,用系统打通不同平台,最终构成一个品牌智能生态圈。从手机到便携式穿戴,从电脑到车机,从住宅智慧家电到移动智慧载体。当这个生态圈构建完成,要将一样东西充分发挥其智能功能,不就只有在它这个生态圈里面吗?
这一点,也许华为还不明显,但小米已经走在前面了,你去小米专营店逛一圈,就能明白我的意思。这一步步地前行,智能汽车显然不可缺少。而电动车发展到现在,你会发现,大家都在比拼AI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确,全面推进智能汽车离不开电动车的普及,而当智能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地控制车里每个部件时,那么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就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