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机器人”半年打造百亿产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让更多的梦想照进现实。机器人的发展便是如此,测温机器人、围棋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爬墙机器人、汽车机器人……它们出现在餐厅、学校、工厂中,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智能帮手”。长沙,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市场,以雨花经开区、长沙高新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机器人企业落地扎根,集聚成链,在这片沃土上快速成长,迅猛发展。
来自市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含数控机床)产业链推进办公室数据显示,上半年,预计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09.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雨花经开区预计增速21%。
上半年,长沙积极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赋能风口,用好自身产学研基础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场景建设、增强产业氛围,取得了显著成绩。
多家重点企业表现亮眼。今年上半年,先惠智能、长泰智能、长泰机器人产值分别增长256%、51%、60%。长沙高新区数控机床产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10.8%。
企业招商也稳步推进。记者了解到,上半年,市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含数控机床)产业链办共外出招商7次,引进产业链重点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475.195亿元,引进世纪互联、三湘源等投资过亿元项目29个。
在资本市场,习惯把已经商业化量产的机器人产品分为工业机器人(Industrial Robot)和人机协作机器人(Cobot)两大类。如果单把人形机器人(Android)市场独立出来,与 Industrial Robot 和 Cobot 进行比较,那么后两者的市场像是已经能自负盈亏独立生存的 " 成年人 ",而前者的市场更像是个刚出生的婴儿。
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比较稳定,产品也比较成熟,市场规模也最大。人机协作机器人受益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其未来增速有望超过工业机器人。
根据咨询公司 Statista 的预测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2022 年预计达到 6258.15 亿元,2028 年将达到 11150.71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73%;而 2022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2027.36 亿元,到 2028 年有望达到 7054.71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3.10%。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 Markets&markets 的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 2022 年的 15 亿美元提升至 2027 年的 173 亿美元,千亿元蓝海市场未来可期。
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如视觉技术的发展,机械臂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才出现人形机器人,其核心是比传统机械臂更加接近人类,但底层技术本质没有差别,并没有出现跨代式的技术突破,只是做形式上的一些变化。
毅达资本投资总监崔任之也认为,和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一样,人形机器人也是一种面向5G时代的智能终端。本轮技术革命的一大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垂直行业的知识数据深度融合,头部科技公司倾向于在云网端芯多维度进行能力搭建,通过硬件预埋、数据积淀、软件升级的方式,推动智能终端不断优化使用体验。
想要达到高自由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人形机器人装载更多的电机。当前技术条件下,伺服和步进电机是控制电机下的主要产品,其中伺服电机优势更加明显。
伺服电机为闭环控制,通过实时的闭环信号反馈来调整,实现更精密的控制。综合来讲,伺服电机在控制精度、低频特性、过载能力、速度响应等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更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
伺服电机的增加,就需要配套增加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机械系统、控制系统、感知系统、驱动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环境交互系统等,而这些全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参考工业机器人单体制造成本构成,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和本体占据成本总支出的85%。而人形机器人关节数量是工业机器人的5-8倍,伺服电机成本占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