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充车型成本尚高:如何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快充”指的是网购一族网上全国移动、联通、电信话费、Q币、各种游戏点卡等官方快速充值,商家都是用的自动充值系统,直接对应的淘宝的接口,只要是买家付了款,不管掌柜在不在线,软件都会7*24小时为您所填的号码进行自动充值,1到10分钟到账,一般都在3分钟左右就到账了。
1 一般情况下快充相对于慢充(48-72小时不定时到账)的价格要稍微高,但有时一些淘宝卖家做活动或冲钻不赚钱的情况下,快充也很便宜。2 充值软件在充值的时候,会在软件帐户余额扣除充值的成本。3 快充速度快(个别一般在30秒内会为您所填的号码进行充值可谓秒充)。
“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
几乎在两年前,这是电动汽车不敢想象的能力,但是今天,这个卖点已经频繁登上小鹏汽车、广汽埃安、理想汽车、比亚迪等大量车企的宣传海报。
8月中旬,小鹏S4超快充首桩上线,这家公司表示,今年9月上市的小鹏G9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此外还有广汽埃安2023款AION V Plus、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等都卷进了超快充领域。
发生了什么?电动车电池充电的原理不复杂,就像一个蓄水池,水压越大,蓄满水的时间就越短,电池充电类似,但区别在于,电动车电压的增加、充电过程中的散热、绝缘、电池的承载能力,都是要翻越的技术大山。而新能源车到今天,从400V电压平台升压到800V,快充电池以及其他零部件的能力也都开始成熟。
电动汽车的致命短板就是补能效率,如果可以实现5分钟补足200公里续航,那无疑大大拉近了与汽油加注效率的差距。小鹏汽车掌舵人也因此放言,“要用超快充取代10万元以下燃油车”。
但这话似乎说早了,高压快充不是技术单点的命题,车端零部件配套虽然趋于齐全,但充电设施的铺就、车辆成本的陡增,以及国家电网的支持等,都是横亘在超充普及之路上的屏障。
汽车产业链从来没有一蹴而就过,突飞猛进的动力电池行业,今天依然深陷在原材料短缺的泥潭,补能更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的产业化落地工程。
超充车型成本尚高
谈颠覆还为时尚早。尽管比亚迪、极氪、岚图、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多家车企均已官宣布局800V高压平台,但现阶段,真正落地或接近落地的超快充车型还不多。
除了布局较早的特斯拉车型和保时捷Taycan,基本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极狐阿尔法S、埃安AION V Plus、小鹏G9等,即便是这些车型,也只有个别版本能实现超快充。
以刚刚上市的AION V Plus为例,只有“极速快充版”的车才能在特定的超充桩上,实现5分钟从30%充到80%。小鹏G9也是类似的情况,只有高配版才能5分钟充满200公里,另一版超快充版车型是5分钟增加130公里。
“5分钟即走”的充电体验已经接近燃油车,为何车企不全系铺开、加大推广?形成掣肘的是成本。
领先于市场的超快充技术,首先电池性能要做到极致,业内虽然已经用多条技术路线提升了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也克服了极速充电中电池散热、绝缘等技术难题,但这样的电池成本也偏高。有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超快充电池的成本会上升5%,这还是规模化之后的水平。
其次,为提升充电功率,业内多采用800V高压的技术路线,相比于特斯拉坚持的大电流路线,800V平台下电池热管理的压力稍小,但挑战在于,它会涉及整车系统架构的升级改造,这会对不少车辆零部件和元器件提出更高要求,也会给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增加一定的成本。
一个较为外界熟知的例子是功率半导体。在当下常用的400V平台中,常规的硅基IGBT便可以满足需求,但升级到800V平台之后,硬件耐压等级和开关损耗要求提升,碳化硅MOSFET成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能在1~5h内使蓄电池达到或接近完全充电状态的一种充电方法。常用于牵引用蓄电池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完全充电状态时的充电。蓄电池的正常充电耗时约10~20h,如何能快速充电而不损害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是人们关注的热门研究课题。
1、输出电压设定好后(例如36V),若被充电瓶极板脱落断开,造成某组电池不通,或出现短路,则电瓶端电压即降低或为零,这时充电器将无输出电流。2、若被充电瓶电压偏离设定电压,如设定电压为36V,误接24V、12V、6V电瓶等,充电器也无输出电流,若设定为24V误接为36V电瓶,由于充电器输出电压低于电瓶电压,因而也不能向电瓶充电。
2、充电器两输出端若短路时,由于充电器中可控硅SCR的触发电路不能工作,因而可控硅不导通,输出电流为零。
3、若使用时误将电瓶正负极接反,则可控硅触发电路反向截止,无触发信号,可控硅不导通,输出电流为零。
4、采用脉冲充电,有利于延长电瓶寿命。由于低压交流电经全波整流后是脉动直流,只有当其波峰电压大于电瓶电压时,可控硅才会导通,而当脉动直流电压处于波谷区时,可控硅反偏截止,停止向电瓶充电,因而流过电瓶的是脉动直流电。
5、快速充电,充满自停。由于刚开始充电时电瓶两端电压较低,因而充电电流较大。当电瓶即将充足时(36V电瓶端电压可达44V),由于充电电压越来越接近脉动直流输出电压的波峰值,则充电电流也会越来越小,自动变为涓流充电。当电瓶两端电压被充到整流输出的波峰最大值时,充电过程停止。经试验,三节电动车蓄电池36V(12V/12Ah三节串联),用该充电器只需几个小时即可充满。
报道称,在本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在短短10分钟内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高达90%的方法。科学家们说,这种方法进入市场可能还需要5年时间,但其标志着一种根本性转变。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埃里克·杜费克说:“目标是非常非常逼近你在加油站看到的(加油时间)。”
目前,汽车制造商和公共充电站使用多种充电器,这些充电器提供不同水平的充电时间。
报道指出,交通部门称,最慢的充电器——被称为一级充电器——能在40至50个小时内为电动汽车电池充满电。其中一些速度最快的充电器——被称为直流充电器——能够在20分钟到1小时内为电池充电高达80%。
特斯拉公司称,该公司庞大的超级充电网络可以在15分钟内为电池充上足够行驶200英里(约合320公里)的电量。但该充电网络所使用的设备使其无法被其他电动汽车使用。
报道称,过去十年,对超级充电电动汽车的追逐一直面临障碍。问题在于如何取得一种微妙平衡:努力更快地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但同时又不能充电太快,以防对电池造成长期损害或促使电池爆炸。科学家们说,给电池充电太快会造成破坏,缩短电池寿命并降低电池性能。
马里兰大学能源研究机构马里兰能源创新研究所主任埃里克·瓦克斯曼说:“有一些电池,当你刚拿到手时,它们很棒,但经过几年或几个充电周期,它们的性能就不如从前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杜费克及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查明电池在快速充电时的老化情况。研究人员训练他们的算法分析2万至3万个数据点,这些数据点显示电池的充电情况以及电池是否老化或退化。
杜费克说,他们找到的方法可以在10分钟内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高达90%,但他们希望做得更好。在接下来的5年里,杜费克团队将努力找到一种方法,使得每分钟的充电量足够电动汽车行驶长达20英里,这远远超过目前性能一流的超级充电器的表现。
杜费克说:“我认为我们可以实现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