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意外!深圳居然超越上海,拿下“第一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
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才刚刚开始!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者信心受挫。然而,根据统计的2022年上半年341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情况来看,结果却出乎意料。新能源汽车不仅大放异彩,在不少城市甚至出现狂热现象,一扫疫情之下的阴霾。
从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同比增长120%,渗透率达到22.24%,即每卖五辆汽车至少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其中,比亚迪以63.3万辆成为最走俏品牌,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奇瑞汽车、广汽埃安紧随其后。
如果分城市来看,那就更有意思了!
深圳反超上海
首先,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深圳居然反超上海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城”。
(数据来源:新车交强险购买数)要知道,自新能源汽车上市以来的八年里,上海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最繁荣的市场。像去年上海就以24.48万辆的总销量一骑绝尘,是第二名的1.6倍;甚至到今年的第一季度,上海依然坐享这样的名号。
转折出现在今年的4、5月,上海这两个月的销量加起来才2000余辆,相当于整个市场近乎完全停滞,极大拉低了上海上半年的销售量。反常数据的背后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所致。
不过,这种滑坡只是暂时的,自6月开始,上海新能源汽车出现强劲反弹态势,环比增长高达1651%,销售数量达到28730辆,比今年上半年任何一个月的数据都要高,甚至完全压制深圳。今年下半年如果不出意外,上海仍有望能够登顶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毕竟,截至上半年上海与深圳的差距也不过2000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销量外,深圳还有一项指标赶超上海——渗透率(即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看懂了渗透率,就看懂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走势。
根据新兴产业成长的“S型曲线”理论,市场渗透率超过20%,被认为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拐点,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沿着这条曲线最终行业渗透率将达到70%以上。而今年6月,深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4.97%,比上海还高出1.4个百分点。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深圳也好、其他一线城市也罢,都没有坐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第一把交椅,反而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城市“出圈”。
(数据来源:新车交强险购买数)其中,海南三亚的渗透率居然高达60.70%,这意味着新车销售中新能源汽车完全碾压传统燃油车;而像广西崇左渗透率也达到了57.09%、广西来宾为54.12%、广西柳州为51.96%。在这些城市,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将燃油车按在地上摩擦。
关于这些城市将北上广深远远甩在身后的原因,或许有这两点可以解释。
第一,和新能源汽车下沉有关。今年上半年,随着汽车下乡政策等利好因素的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在三四线城市及其乡镇等下沉市场的销售异常火爆,巨大的下沉市场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毕竟渗透率前10名的城市中,几乎全是下沉市场。
与此同时,车企纷纷抢抓商机,加快渠道下沉。数据显示:今年5月以来,全国下沉市场新增新能源汽车销售相关企业近3500家,增长速度为3年同期最高。
第二,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关,柳州是这方面的代表。柳州是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这十年来,柳州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跑出了加速度。早在2012年,上汽通用五菱就开始在柳州谋划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今这个品牌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老二”。美国彭博社去年的一篇报道也称,在全球范围内,柳州的电动汽车普及率仅次于挪威奥斯陆。
这些小城市彻底爆发
如果说上述城市还在预料之中,那么接下来的这些城市绝对会让你始料未及。
我们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经说过,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0%,延续了去年超高速增长态势。而在统计的341座城市中,上半年同比增速高于100%的也是普遍现象,反倒是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拉胯,增速在50%左右徘徊,上海更是成为仅有的几个负增长城市之一。
更戏剧性的一幕还在后面,有几个城市的增速甚至划破了天际线。
其中,甘肃甘南以3900%的增速独占鳌头,也就是说,相比去年上半年足足增长了39倍。出现四位数增长的城市还包括:新疆吐鲁番2025%、西藏林芝1550%、青海海南州1480%。
(数据来源:新车交强险购买数)不难发现,这些超高速增长城市都是来自偏远地区,而且基本扎堆在西北,成为新能源车增长高地。
西北地区坐拥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是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组成。但长期以来,青海和甘肃等西部省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难点在于地势复杂,建设要求高、成本大,制约了交通建设,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深刻影响。
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在西北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刺激、消费观念改变、油价上涨等因素,尤其是充电配套基础设施的快速布局,极大地提升了用车便利性,提振了本地消费者的信心。
以特斯拉为例,其已在西安、兰州、银川、乌鲁木齐开设11家门店,并建设了52座超级充电站、342个充电桩,39座目的地充电站、87个目的地充电桩。同时,2021年8月,自西宁出发,长达2229km的“西北大环线”超充线路已正式贯通,线路途径青海、甘肃两省,充电线路可覆盖月牙泉、翡翠湖、青海湖、七彩丹霞等标志性景点,为大西北铺就了一条“绿色丝绸之路”。
其实,在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高增长城市,像安徽的芜湖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高达918%,广东的佛山和揭阳超过400%,浙江的丽水和广东的中山增速也接近400%……虽然与西北地区相比,这些城市的增速只能称得上亮眼而非惊艳,但背后传递的信息是:二线城市造车新势力正掀起激战。
(数据来源:新车交强险购买数)例如,安徽通过“合肥—芜湖”双核联动角逐全球知名国际汽车城,合肥的定位是新能源汽车核心发展区,芜湖则是自主品牌核心集聚区。与之相对应的是,合肥先后引进了比亚迪、蔚来、大众、江淮汽车等多个知名品牌,而在芜湖土生土长的奇瑞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芜湖还在加快打造自主品牌,仅过去一周就成立了3家新能源车企。
浙江嘉兴则坐拥哪吒汽车,广东中山正致力于打造首个新能源汽车城,广东佛山的美的集团开始全力攻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地一汽-大众、本田分公司也纷纷加快转型步伐……
一场围绕二线城市展开的新能源车的鏖战正酣!
除了同比增速以外,东西部高速增长城市之间还存在两个显著差异——销售总量和渗透率,尤其是前者,东部地区远超西北地区。
东部地区的这几个城市,上半年销量最低的都突破了4000辆,最高的已经接近30000万辆;而西北地区最高还不过2000辆,增速高达3900%的甘南,半年甚至才销售40辆,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说明,目前新能源车的主战场还在东部地区,不过西部地区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南北差距大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至今日,这样的局面似乎也未得到改善。
在2022年上半年销量排行中,排名前20的城市中,除了北京、郑州、天津、西安等外,其余全部是南方城市;反观排名倒数40的城市中,80%以上都是北方城市。
背后主要还是天气的原因。
目前纯电动车型的电池主要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但这两种电池都存在一大硬伤——不耐寒,即在严寒环境下,续航能力有限。
锂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就是化学反应,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是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冬季温度比较低,所以锂电池的化学反应速率会变慢,这样自然也会导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降低。有数据统计,在北方的冬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衰减4成左右。
蔚来之前就做过这样的试验,同样一台NEDC达到了355km的蔚来ES8,在东北长途中续航只有150km左右,这还是在没开空调的情况下,衰减就高达6成。但12月份在杭州的测试中,却跑出了380km的出色成绩。
因此,江湖有句传言:锂电池过不了山海关。
但这不只是中国车企面临的难题,也是全球全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今年3月,国外一家叫做Recurrent声称他们在冬季冬季条件下对13款电动汽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特斯拉Model X 75D是唯一一个在低温下没有损失续航范围的车辆。其他类型车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里程衰减,其中,雪佛兰Bolt和雪佛兰Volt表现最差,分别损失了32% 和31%的续航里程。
那有没有一项电池技术,既能够保留锂电池的优势,又能克服不耐寒的硬伤呢?
固态电池可能是这种革命性产品。
固态电池代表了行业未来方向,目前宝马、蔚来、丰田、大众、福特等纷纷入局。而固态电池之所以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新一代动力锂电技术,在于从根本上提升两大核心性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其核心优势为:
1、高能量密度,据估计其单体能量密度最高能达到900Wh/kg,有望彻底解决里程焦虑问题。相比之下,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估计最高能达到350Wh/kg左右。
2、高安全性,许多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不可燃,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存在一定可燃风险,但相较于电解液安全性也大幅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固态电池对温度不敏感,能在-50℃~200℃温度保持放电功率,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冬天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
可以预想的是,如果这种技术一旦真正实现,被投入商用后,或将改写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格局。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2-2027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1】《22年6月各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完全版)》,乘用车销量查询【2】《特斯拉中国占新能源车出口比例近八成 西北成新能源增长高地》,易车【3】《全球汽车巨头都在布局,为什么说固态电池是行业未来方向?》,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