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持续布局物联网,助力产业应用落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全球最早布局NB-IoT(窄带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NB-IoT连接规模超1.6亿,是全球首个NB-IoT连接数破亿的运营商,并且中国电信在物联网领域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标杆案例,为物联网产业应用落地注入新动能。
在企业发展领域,天翼物联自主研发分布式物联网操作系统CTWing OS,打造具备十亿级规模的天翼物联网平台(AIoT),目前已汇聚物联网连接数超3亿,纳管物联网设备数超1亿,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投资建设成本,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疫情防控领域,天翼物联推出天翼防疫智能门磁、天翼大喇叭、5G防疫快线等产品,实现在核酸检测点快速组网、提供多设备接入网关的需求,还可为监管人员提供24小时疫情预防监控等一系列功能。
在医疗健康领域,CTWing物联网市场推出个人健康服务(血压管理),服务包含血压检测、数据分析、云端报告等多项内容,不仅提供数据精准的血压采集能力,还能将居民血压数据自动上传至云端,建立居民血压健康管理闭环服务。
物联网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点发展领域,推进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重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行业、通信行业、软件行业等各产业巨头强势入局。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1.7万亿元,预计2022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80.1亿。专家认为,物联网已进入场景落地阶段。
行业物联感知网建设面临四大痛点,华为提倡三个维度对症下药
在行业物联网建设中,现场物联感知网络的多源异构终端接入与数据采集存在四大普遍业务痛点。
第一,网络协议不统一,终端联网难。行业网络中80%以上物联终端采用总线组网,有线、无线异构协议多,导致接入困难。部分客户虽然已经建立了无线化的物联网,但缺乏网规与无线共存技术规划,导致无线网络不可靠、终端频繁掉线、数据丢包中断。
第二,终端安全能弱,接入风险高。90%以上物联网终端仅实现了业务功能数字化和网络化,但网络认证采用弱口令认证;80%以上物联终端数据明文传输,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使得广泛发布的物联网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给物联网和生产业务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第三,烟囱式系统,数据互通难。现有的各类物联系统依据传感器的应用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各子系统烟囱林立,系统间信息不共享,数据不互通,无法有效配合实现联动。同时应用与终端紧密耦合,重复建设孤岛,制约了互联互通和体系化的物联网建设。
第四,海量终端分布广,运维管理难。大量物联终端存在安装工期长,部署调试复杂,施工要求多,可扩展性弱等问题。传统各类孤岛式建设的物联网子系统物理空间耦合在同一个管道中,布线复杂;业务中断后人工排查定位定障工作量大,效率低,排障恢复时间长。
针对这些挑战和痛点,面向未来的物联感知网,华为提出“更简单、更安全、更智能”的理念,以IPv6技术、鸿蒙终端OS、工业标识为核心技术重构规范化的感知接入网,构建以“全程极简、全栈安全、全景智能”为典型特征的物联感知网解决方案,并从端、边、管、云四个层面勾勒了下一代物联感知网的总体架构设计,希望彻底解决行业物联网碎片化、安全风险高、建设成本高、数据互通难等问题。
用智能IP重构感知接入网,以IPv6+全面升级城市物联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再者利用鸿蒙物联终端与IPv6物联网协同双向奔赴,一方面在解决传统物联感知网络碎片化、互联互通难等挑战的同时,另一方面更能够通过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建设加速物联网产业凝聚,从而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以此为目标,华为正全面推动IPv6+等创新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打造万物感知、全城一网、整合协同的城市物联感知网络,构建新价值,赋能城市智慧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