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芯片价格近期“雪崩”,搅得芯片业一阵唏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曾经,一芯难求,一天一个价,一路狂涨;如今,有芯片价格只有最高时的十分之一,部分芯片价格近期“雪崩”,搅得芯片业一阵唏嘘。
意法半导体(ST)的两款芯片成了媒体报道中的“代表”,其中一款芯片最高位涨至3500元,如今下滑至600元左右,另一款约从200元降至20元,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霎时间,“多款芯片价格雪崩”这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来了无数吃瓜群众的围观。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缺芯”的报道铺天盖地,芯片短缺的问题几乎成为了各行业的最大焦虑。芯片缺货严重,一芯难求,一天一个价,一路飙涨。芯片暴跌背后的一大原因,是手机和PC出货量的暴跌,以及囤货带来的库存高企。2022年以来,消费电子市场持续萎靡,智能手机、PC、平板等电子产品出货量一路走低,最终传导至芯片供应链,引发芯片砍单潮。
近期芯片价格虽然出现了暴跌,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降价”,而更多是芯片价格疯狂上涨后的一个理性回落。
上述报道中“跳楼机”般的行情,看似惊心动魄,但在资深芯片行业人士眼里看来不过如此。因为,涨起来有多疯狂,跌起来就有多惨烈。
尽管目前芯片价格降幅巨大,但大多数芯片的价格仍比2020年爆发芯片供需危机时的常态价格要高。上文提到的两块意法半导体芯片,降价到600元左右的那块,2020年的报价低于10元,另一块价格虽已跌至20元,但其常态价格只会更低。常态价指的是市场行情平稳,供需平衡的一种价格状态。
众所周知,芯片产业是一个天然的周期性行业。从2021年的暴涨行情来看,从早期个位数的价格暴涨至200元,如今跌落至20元的价格,起伏间是下游需求一段时间由盛转衰的写照,而多数成熟制程下的通用芯片也经历了一个从紧缺到缓解的周期。
当前的芯片价格下跌,也符合半导体行业周期规律。一般而言,半导体产业会在繁荣发展与严重衰退之间循环往复,通常的循环周期是4年,一个完整的芯片周期一般包括:需求爆发、缺货涨价、投资扩产、逐渐释放产能、需求萎缩、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七个阶段。从2019年开始进入繁荣周期开始,半导体行业上一轮繁荣周期已经持续了三年,今年年初开始,半导体行业就已出现需求萎缩的迹象。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表示,(降价)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拟芯片等大类芯片价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两月下跌超过20%,部分芯片降价超80%。
消费电子类控制芯片的市场价格为什么持续走低?市场观点普遍认为,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是主要原因,各大终端厂商调低出货量目标,并向上游芯片厂商砍单,进而使得部分芯片供过于求。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14.2%,未及2016年第四季度历史峰值销量的一半。而IDC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传统PC共计出货7130万台,同比下滑15.3%。
有半导体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价格下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和面板相关的芯片,尤其是液晶面板相关的DDIC,一个是手机电脑相关芯片,例如存储器芯片,以及通用的MCU,这几类都是下滑比较明显的。
整个电子消费市场的需求急速萎缩,而前两年因为芯片荒导致各路资本涌入,供应商疯狂扩充产能。一方面产能迅速提高,另一方面是需求大幅回落,所以不难判断,芯片价格的拐点已经到了,动辄暴涨百倍的行情恐怕一去不复返。
消费电子需求的疲软直接传导到了上游的芯片产业。此前有报道称,三星方面一度暂停包括面板、手机及存储芯片在内的所有事业部的采购,甚至很多韩系存储器厂商将主动降价5%以上以换取销售。主攻消费电子的新唐科技,去年还获利暴增逾5.5倍,每股纯益7.27元新台币。今年4、5月份表现就变得平淡,营收环比分别下降2.18%和3.04%。
一两家或许说明不了什么,但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全球已有126家半导体公司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16家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甚至亏损。消费电子类芯片在加速失宠。
随着智能手机、PC端消费应用需求趋缓,全球市场对相关芯片的需求同步减缓,同时由于客户端库存充裕,业内人士表示消费电子相关芯片至少需要一个季度消化高库存压力,预计下半年部分芯片价格仍将呈现下行趋势。
但总体来看,芯片价格回落后尚有盈余,对本土厂商的影响暂不明显,何况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虽有放缓,但需求仍持续存在。不过,由于终端需求分化趋势明显,对于过度依靠消费电子、产品单一的厂商而言或将面临一定压力。
随着近几年安卓手机逐步高端化,旗舰机型的门槛已被抬高到3999元起,对于消费者而言,三千多买顶配旗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并且,手机厂商还增加了Pro、Ultra等定位更高的机型,把顶配旗舰的价格推到六千甚至更高的价位,和大众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遥远。那么,想要享受到旗舰级的性能,是否意味着你必须花五六千元买旗舰机吗?
对于这一点,小雷觉得完全没必要,因为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选择将上一年的旗舰处理器,下放到今年的“次旗舰”产品中,以此来降低消费者体验旗舰性能的门槛。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强悍的机型。略微有些遗憾的就是等待的时间稍长,而且除了性能外,影像、充电等其他方面的体验可能会逊色一筹。但对于只追求高性能的用户而言,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价格真香才是王道。
骁龙8+ Gen1作为高通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新款旗舰处理器,基于台积电4nm制程工艺打造,全面优化了能耗表现,性能更强发热更低,上市后口碑相当不错。它采用“1+3+4”的三丛集架构,集成1颗超大颗Cortex X2、3颗大核Cortex A710和4颗小核Cortex A510,其中超大核和小核的频率相较于骁龙8 Gen1还略有提升,带来更加强劲的性能表现,但功耗和发热问题却得到显著改善。
搭载了骁龙8+ Gen1的小米12S,在Geekbench 5的跑分成绩为1297/3990,比骁龙8 Gen1(1146/2906)在单核及多核性能上都有明显提升。在游戏表现中其优势就更为明显,《王者荣耀》或《和平精英》开启最高画质后,仍旧有稳定的帧率表现。即便是《原神》高画质下,小米12S平均帧率依旧能保持在56帧以上,且机身温度最高不超过42°。要知道小米12S还是一款小屏机,其上的骁龙8+ Gen1都能有如此表现,放在其他主打性能的机型上体验还能有所提升。
从小雷同事的实测体验,以及市场的用户口碑来看,骁龙8+ Gen1确实是一颗相当成功的旗舰处理器,甚至能称为近两年来的“神U”。但是,它目前基本只搭载于旗舰机身上,即便是主打高性价比的Redmi K50至尊版,标配(8G+128GB)也得2999元,想要选到12G内存就得加价到3500元左右,换机成本还是稍微有点高的。所以,如果骁龙8+ Gen1明年能下放到2000元价位机型中,还是极具竞争力的,应该会有非常多的用户愿意为之买单。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转型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急需的芯片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在江苏徐州高新区的一家芯片企业里,多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生产一种车用大功率有机钝化芯片,这种芯片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源控制器上。
在深圳一家芯片封装测试生产工厂,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的产能一直在不断提升。汽车厂商订单纷至沓来,这家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接近100%。为了保障交付,企业进口了不少制造设备,来扩充产线,提高产能。
数据显示,由于芯片短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企业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382.94万辆。
业内人士表示,供需错配的行情使得芯片供应在汽车、工业自动化、AI大数据等领域内偏紧。近几年,我国企业对芯片产业的投入逐年加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芯片相关企业达41.6万余家;其中,2022年1-7月新增注册企业6.8万家,新增注册企业月平均增速达41.6%;从成立时间来看,26.8%的芯片相关企业成立于1年内。
这款意法半导体芯片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曾是2021年最紧俏的芯片产品之一,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2022年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个,降价幅度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