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发展现状如何?模拟技术在智能网联中有多重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直以来,智能交通都是大家的关注焦点之一。因此针对大家的兴趣点所在,小编将为大家带来智能网联的相关介绍,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一、智能交通之智能网联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加速渗透,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新型汽车产品逐步成为车轮上的数据中心,车载软硬件配备也变得更加复杂。据统计,如今的汽车有多达150个车载控制器和大约1亿行软件代码,支撑自动驾驶、网联通信、人机交互等新兴功能的实现。与此同时,高度复杂的汽车电子电气系统、通信网络和软件配备也为针对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创造了大量机会。
按照技术成熟度由低到高,业内一般将自动驾驶分为L0至L5六个级别。其中,L3到L4的跨越意味着将驾驶权交给车辆,完全不需要人类驾驶员接管车辆。目前,市面上的乘用车所采用的自动驾驶功能大多处于L2。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采用L2的新车渗透率为23.2%,L3在少数车型中规划量产,L4和L5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然相对遥远。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生态体系,其中,车辆是载体,实现智能化是目的,而网联化是核心手段。“软件定义汽车”逐步成为共识,操作系统及中间件是智能网联演进的核心基础。
智能网联汽车正加快发展,在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方面,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已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带动智能化道路改造升级超过3500公里。
目前,安全问题依然是智能网联汽车最重要的考量。路况复杂多变,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无论是硬件定义汽车还是软件定义汽车,甚至是信息数据定义汽车,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立足点,那就是安全定义汽车。因此,为了实现更有效地提高车辆产品安全防护效果,同时合理控制成本,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网络安全应做到“早打算、早布局”。
从安全需求、防护措施、应急响应等角度出发,设计动态安全管理流程,构建标准化安全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概念阶段的设计就要将网络安全纳入其中,制定网络安全目标,指导开发过程;在产品发布前要进行相关的验证测试和渗透测试,以保证发布产品的网络安全性;在产品运行维护阶段,不断检测监测车辆的网络安全性,做到及时响应。安全设计是开发、需求分析阶段的必要环节,而不是在产品下线后“修修补补”的工作。
二、模拟技术在智能网联中有多重要
模拟仿真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发的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在投产前,需要经历大量的道路测试验证才能达到产品商业化要求。采用道路测试来优化自动驾驶性能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太高。据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自动驾驶算法想要达到人类驾驶员水平至少需要累计177 亿公里的驾驶数据来完善算法;道路测试受到交通法规和保险理赔机制限制;极端场景和危险工况行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且工况难以复现;世界各国交通环境和规则不同,形成通用的产业链体系比较困难。到2025 年左右,仿真系统实现MIL 90% 场景覆盖、HIL 80% 场景覆盖;具备支持CA 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的MIL、HIL 仿真测试系统,初步建立实车交通环境在环平台。到2030 年左右,完成仿真环境下的V2X测试工况和测试评价体系建立,实现MIL 95% 场景覆盖、HIL 90% 场景覆盖。具备支持HA 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的MIL、HIL、VIL 仿真测试系统。《中国自动驾驶仿真蓝皮书2020》指出:目前自动驾驶算法测试大约90% 通过仿真平台完成,9% 在测试场完成,1% 通过实际路测试完成。随着仿真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的普及,行业将通过仿真平台完成99.9%的测试量,封闭场地测试0.09%,最后0.01%到实路上去完成,这样可以使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更高效、更经济。因此,模拟仿真技术在智能驾驶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上述所有信息便是小编这次为大家推荐的有关智能交通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想了解更多有关它的信息或者其它内容,请关注我们网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