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中央处理器工艺要素了解吗?大佬解读CPU技术参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对CPU中央处理器的相关内容和情况加以介绍以帮助大家增进对CPU中央处理器的了解程度,和小编一起来阅读以下内容吧。
一、CPU的工艺要素
1)晶圆尺寸
硅晶圆尺寸是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硅晶圆使用的直径值。硅晶圆尺寸越大越好,因为这样每块晶圆能生产更多的芯片。比如,同样使用0.13微米的制程在200mm的晶圆上可以生产大约179个处理器核心,而使用300mm的晶圆可以制造大约427个处理器核心,300mm直径的晶圆的面积是200mm直径晶圆的2.25倍,出产的处理器个数却是后者的2.385倍,并且300mm晶圆实际的成本并不会比200mm晶圆来得高多少,因此这种成倍的生产率提高显然是所有芯片生产商所喜欢的。
然而,硅晶圆具有的一个特性却限制了生产商随意增加硅晶圆的尺寸,那就是在晶圆生产过程中,离晶圆中心越远就越容易出现坏点。因此从硅晶圆中心向外扩展,坏点数呈上升趋势,这样我们就无法随心所欲地增大晶圆尺寸。
(2)蚀刻尺寸
蚀刻尺寸是制造设备在一个硅晶圆上所能蚀刻的一个最小尺寸,是CPU核心制造的关键技术参数。在制造工艺相同时,晶体管越多处理器内核尺寸就越大,一块硅晶圆所能生产的芯片的数量就越少,每颗CPU的成本就要随之提高。反之,如果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意味着所能蚀刻的尺寸越小,一块晶圆所能生产的芯片就越多,成本也就随之降低。
(3)金属互连层
在前面的第5节“重复、分层”中,我们知道了不同CPU的内部互连层数是不同的。这和厂商的设计是有关的,但它也可以间接说明CPU制造工艺的水平。这种设计没有什么好说的了,Intel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当他们在0.13微米制程上使用6层技术时,其他厂商已经使用7层技术了;而当Intel准备好使用7层时,IBM已经开始了8层技术;当Intel在Prescott中引人7层带有Lowk绝缘层的铜连接时,AMD已经用上9层技术了。更多的互连层可以在生产上亿个晶体管的CPU(比如Prescott)时提供更高的灵活性。
二、CPU参数
1、内核数
内核数也称为核心数是一个硬件术语,它表示单个计算组件(裸芯片或芯片)中的独立中央处理器的数量。 核心数越多CPU并发性能就越强,当运行的程序能够同时发挥所有核心的性能时,CPU核心越多就越强(CPU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
2、线程数
线程数是一种逻辑的概念,通过将内核的任务划分成更小的线程来执行,可以达到模拟出更多内核数的效果。 线程数同内核数,当运行的程序支持多线程时,那就是线程数越多越强。 提示:超线程技术为每个内核提供两个处理线程。高线程应用可并行完成更多工作,从而更快地完成任务。
3、核心频率
核心频率也就是是CPU内核的时钟频率,分为基本频率和最大频率(部分CPU没有)。处理器基本频率表示处理器晶体管打开和关闭的速率。频率以千兆赫兹 (GHz) 或每秒十亿次循环计。
3、缓存
CPU 高速缓存是处理器上的一个快速记忆区域。目前,缓存共分三级,一级缓存读写速度最高。
4、架构
“新老架构区别很大,相当于徒手与机械手臂的区别。”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推荐买新一代的CPU(但也有特例,比如英特尔七代Kaby Lake和八代Coffee Lake采用的微架构都是Sky Lake升级较小差异不大)。
5、制程工艺
制程工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14nm、7nm等,简单粗暴的理解制程越小越强。
以上便是小编此次想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有关CPU中央处理器的内容,如果你对本文内容感到满意,不妨持续关注我们网站哟。最后,十分感谢大家的阅读,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