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地开放一些场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需要全方位地开放一些场景,并要有政策来鼓励创新主体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上海之所以能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就是因为上海是一个超级巨大的场景城市,上海产业类别全,同时服务业高度发达,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大容量高能级的应用场景,这些都是上海独特的优势。”
张英表示,接下来要进一步激励应用落地,加快赋能千行百业。将编制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加大人工智能场景开放,面向全社会征集发布场景需求,实施“揭榜挂帅”。支持浦东新区先行先试,加快AI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融合赋能,迸发更多原创产品与解决方案。
徐峰也建议,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除了语言、视觉领域等前期发展较早的赛道,还需要挖掘新的赛道。“以前那些以视觉领域为主的赛道竞争相对比较充分了,而和实体经济领域、工业领域相结合的很多场景还需要去拓展技术应用。”
9月2日,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该平台将围绕智慧交通、智慧商贸、智慧金融等核心场景,形成一批标杆性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同时,平台还将建设面向行业应用的算法库和数据集,开展人工智能应用信息服务工作,为促进人工智能供需对接提供优质的市场环境,成为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助推器。
根据“张江·未来之城”的构想,张江中区4.1平方公里的范围将打造张江数字孪生“未来之城”的先导区,以“未来交通、未来医疗、未来生活、未来金融、未来制造”五大超级场景为牵引,搭建十大集成开放式创新平台。 “我们将把这4.1平方公里的数字城市当成一个场景去持续打造,在建立一个数字底座的基础之上,每年导入更多的垂直场景,运用更多垂直场景的相关技术和产品。”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要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场景创新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
今年7月以来,科技部等国家部委连续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一直以来,湖北省和武汉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武汉正在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和应用示范的样板城市。
为支持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武汉率先运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2月,市科技局面向全市征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经企业自主申报、所在区科技管理部门推荐、专家论证、公示等环节,于9月21日正式将2022年度武汉市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和优秀应用场景清单进行对外公示,包括“基于5G智能显微终端的肿瘤细胞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等20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和“智能化生产能源管控智能立体库”等146个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制造、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养老等重要领域。
近年来,湖北省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加快成为湖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以武汉为研发龙头,襄阳、宜昌等地示范应用竞相发展的产业布局,在存储芯片、传感器、语义识别、机器视觉、生物识别、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企业,部分技术跻身国际领先水平。比如飔拓科技拥有自然语言处理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天远视科技在机器视觉、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形处理算法领域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中新红外研制的三维红外智能检测航空机器人技术水平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