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的支援!国内首例远程血管介入手术完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北京遥控操作1000公里以外位于苏州的机器人,对实验猪进行冠脉造影和支架置放手术——近日,江苏产研院集萃微纳研究所孵化企业微亚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微亚冠通”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异地远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动物实验。本次动物实验的成功标志着“微亚冠通”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已完全具备跨院远程手术能力,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
作为国内首例,有哪些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肖楠表示,异地遥控操作无差异感。“微亚冠通”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通过深度优化的指令传输系统,结合超低延时的DSA影像传输系统,有效确保了术者的动作指令和观察影像的同步,达到与本地操作无差异感的体验。
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面向的主要临床痛点也比较特殊。最大卖点是减少医生吃线。
由于传统的血管介入手术主要依赖X射线显影进行手术操作,而且手术时间可长达多个小时,医生需要暴露于 X 射线的电离辐射下,于是长期穿着笨重铅衣的医生受到辐射和脊椎病等的威胁,书中也容易疲劳。血管介入机器人让医生遥控机器人操作介入手术器械,从而减少对主操医生(一般也是离辐射源最近)的辐射。
一般介入器械在弯曲的血管内会因为柔性,按照血管的形状依附在血管壁上,但是在脆弱的血管中,这种被动的弯曲和持续的摩擦可能会导致血管壁的撕裂。而Magellan的导管可以主动扭转,避免跟血管壁的大量接触,并且弯曲后的导管可以给导丝提供优异的支撑(据我合作过的医生所说)。
一般来说,手术机器人的研发要么是对准了一个临床刚需,或者在用户使用中逐渐发现了更好的临床需求(比如达芬奇)。遗憾的是,Magellan系统似乎没有什么好运,它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在外周血管,如腹主动脉、主动脉、颈动脉修复过程中,为导丝提供更快的介入和支撑。
目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作为一种创新性医疗设备,全国市场尚无获批产品。这也导致国产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企业无法像国产心脏支架企业那样,以产品性价比优势替代进口产品,而是只能选择自主教育市场、培养医生习惯来打开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市场。
面对这种全新的局面,国产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企业需要在产品进院之前加大市场教育,只有医院、医生、患者知道并认可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价值与优势,其才有更大可能进入医院。否则,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只能永远活在PPT里或仓库里。
爱博医疗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研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高技术企业,原创性地提出了线性拖曳推送、基于多源力信息融合的遥操作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核心产品适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外周血管介入手术(PVI)和神经介入手术(NVI)三类手术,并且能匹配市场上各类标准化的导丝导管。
根据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截至3月22日,爱博医疗机器人已公开专利申请91件,授权专利35件,平均授权周期为1.71年。申请专利全部为非外观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79.12%,实用新型专利占比20.88%,专利研发技术表现卓越。同时,公司的审中专利共53件,占比超过58%,近期创新活力较高。而公司在成立之前核心团队的专利申请则得益于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政策,由天津理工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在公司创立之初转让于爱博医疗机器人。根据创新词云,公司的专利技术主要聚焦于介入手术、机器人、驱动装置和组件、导丝导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