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AI工业机器人的赛道,冰火两重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下国内AI工业机器人赛道,正处冰火两重天这一矛盾的中间态。刚性需求增多,市场持续扩容,新的入局者不断涌入,产品供不应求以至于厂商近期纷纷提价。而在另一边,国内AI工业机器人公司持续亏损,国内市场尚未主导,国际市场难以突破。
一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刀具制造、缝制、电子产品装配等细分场景的制造业客户,找不到合适的产品、方案和供应商;
一边是国产AI工业机器人厂商在新老玩家扎推的汽车等行业,焊接、搬运、上下料等场景红海鏖战,在高成本、低毛利的困境中奋力挣扎。
AI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成长的确迅速,但高端产业低端化、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这两个已不再新鲜的现象。
技术难度大的高端制造领域,国外厂商依旧牢牢把控着话语权。
可以说,国产AI工业机器人企业追赶的成果,更多体现在速度、数量上,而非质量上。
国内厂商想要获得本土客户的青睐,只有在性能上与四大家族产品相似,同时极力压缩价格,才能被勉强加入企业的斟酌名单中。
国产工业机器人刚起步时,有少数卖本体的企业是盈利的,但由于稳定性问题频频爆发,售后维护的成本非常之高,集成商这才应运而生。许多人说做机器人集成应用做得好非常赚钱的,但是这话似乎有些以偏概全了。
系统集成的壁垒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与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虽然毛利水平也不高,但市场规模却远远大于本体市场。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却没有激发系统集成商的活力,究竟问题在哪里?
一方面,系统集成项目几乎都是非标准化的,每个项目都不一样,比较难上规模,绝大多数厂商的年产值并不高,营收规模超过3亿元的“大企业”也主要集中于汽车四大工艺领域。也就是说,整个行业中也只有这部分龙头集成商企业才能真正赚到钱。
另一方面,由于机器人集成是二次开发产品,需要熟悉下游行业的工艺,如果聚焦于某个领域,通常可以获得较高行业壁垒。但是同样由于行业壁垒,很难实现跨行业拓展业务,通过并购也行不通。
博智林自2018年设立以来发展颇为亮眼,截至2022年9月底,其已有32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背后有超2100项获授权专利(专利有效申请3700多项)、超100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的技术支持,目前交付的1600余台建筑机器人累计应用施工面积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
“经过产、学、研、用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中国电子报披露,2021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次为日本、美国和韩国。
不过日本机器人在关节技术、高精密减速器、控制器、高性能驱动器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使得日本成为目前最大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出口国,其中36%销往中国、22%运往美国。
如今,像马云、马斯克这样的许多知名企业高管都相信,我们正处于一场新技术革命的边缘,在未来人工智能(AI)自动化能取代人类当前执行的大多数工作。正如马被机动车辆取代一样,卡车司机也很快就会被自动驾驶汽车所取代,生产用于个人计算机和平板电脑组件的工厂也正在变得高度自动化,富士康已经用机器人代替了60,000名工人。
很多企业走在时代变革的前沿,生产规模加倍可以使产量达到初始规模的两倍以上,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收益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因此很多企业只会选择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而不会因为失业问题而拒绝产能升级,反倒是我们的政客和商业领袖们不再思考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好处,而开始讨论如何避免错失生产力繁荣所带来的下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