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国产企业如何突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要实现突围,就必须要解决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卢瀚宸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唯有长期的研发投入,同时注重产学研方面的合作。此外,政策引导层面应该鼓励对国产核心部件的应用,这样才能逐渐形成正循环,促进国产核心技术的持续提升。”
近年来国内企业也不断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攻克了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逐步用创新代替模仿,并取得一定成效。工业机器人“国产四小龙”之一的广州数控已经完全掌握了机器人控制器知识产权,今年9月,由广州数控自主研发的GSK RB08A3-1490工业机器人顺利通过了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MTBF 70000小时测评。固高科技近年来也已成功研发八轴机器人控制系统并实现量产,旗下拿云(Marvie)六轴驱控一体机、GNC系列嵌入式多轴网络运动控制器、分布式驱控一体机等产品均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工业机器人主要部件包括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机等,国内机器人厂家已经在伺服系统和机器人本体上实现自主化。
在研发方面本土机器人企业也在逐步成长,精密减速器、智能控制器、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研发都取得了进展。
部分细分领域已走到行业前列,而在光伏、锂电池等主流赛道,也在许多招标项目中敢与国际一二线品牌互争高下。
国内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由2013年的不到1万台增长至2019年的近4.5万台,约占中国市场份额的31.3%。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机器代人大背景下制造业对自动化的需求仍在提升,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具备国产替代能力,涨价潮下更具性价比。
十数年来我国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企业、机构、人才的努力,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建筑机器人作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有望推动建筑业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跨越式发展,并更好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国的建筑机器人未来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法新社为此就在报道中曾提到,预计到2030年,机器人将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约2000万个新的制造工作,同时又会提高整体经济产出。因此机器换人带来的社会动荡并不大。赫尔德里希劳动力发展中心经济学研究报告也表示,“这些大萧条复苏后的行业不仅使用的机器人数量最多,而且招纳的机器人维护人员也增长最快。”
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美国人均机器人占有率的数量就增加了一倍以上,从每千名工人0.813到每千名工人1.974。这意味着这些失业的群体开始尝试集中到以机器人产业为中心的相关行业中去。这项研究结果也表明,在机器人发展的阶段和步伐以及适当的经济条件下,一些没有大学学历的工人开始从机器人化中受益,因为这变相促使了他们的自我行业升级。
把品质管理做好,从核心零部件与原材料的选择开始,即进入严格的检测流程,在装配环节也要有详尽的管理细则。宏观来看,国产工业机器人虽然与发达国际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差距正在逐渐地缩小。部分国产机器人随着品质技术的提升,能够走出国门,跨入国际市场,正是我们被认可的表现。相比于进口品牌,低价的国产工业机器人,能够凭借更优的技术以及更大的可靠性服务制造企业,占据更高的性价比优势,所以国产机器人的机会与空间依然很大,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