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反击,华为把美国第一大电商巨头告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天一大早,华为又刷屏了,这一次不是因为被打压,而是华为把美国第一大电商巨头告了!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开庭公告,案由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被告为亚马逊公司、亚马逊服务公司、亚马逊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等,案件将于12月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华为因专利纠纷起诉亚马逊
● 并非只是购物平台
众所周知,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其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二,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超级科技巨头。
然而,许多人都以为亚马逊只是一个购物平台,跟华为不会有任何交集,但其实亚马逊和华为都拥有云计算业务,两者属于竞争关系。
根据行业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数据显示,亚马逊AWS 2021年收入为2254亿元,市场份额38.92%,排名第一;而华为云AWS 2021年收入为267亿元,市场份额4.61%,排名第五。
虽然二者差距很大,但这些年华为一直在加快云计算业务布局。目前,华为在全球规划部署了更多绿色智能的云数据中心,其中印尼、爱尔兰节点将于近期开服;到2022年底,华为云将布局全球29个区域、75个可用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预见,未来华为与亚马逊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而亚马逊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 连续5年霸榜全球第一
除此之外,华为在专利发明方面也一直处于全球领跑的状态。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在全国发明专利数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华为以99000个专利数排名第一;对比2021年专利数排名,华为第一的位置无人撼动。另外,在全国研发投入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华为也以1426.66亿元排名第一;对比2021年研发投入排名,华为依然保持第一。
不仅如此,华为还连续五年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量全球第一。据统计,近十年来,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过去三年,华为即使面对严峻的外部经营环境,其在研发、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仍然有增无减。2021年,华为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2.4%,目前华为的研发投入金额在全球企业中位居第二。虽然华为正在遭受外界的打压,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其在科研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专利数量方面,近年来一直都在不断攀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华为专利申请量达到6952件,成为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企业,而这已经是华为连续五年“霸榜”全球第一了。
作为对比,2021年高通的专利申请量只有3931件,三星也仅为3041件,这足以证明华为在科技领域的实力。
所以,对于此次华为专利维权,网友们的评论也是出乎意料地一致,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华为、力挺华为!
▲网友评论截图
● 此前已有胜诉先例
当然,也有不少消息人士表示,对于华为起诉亚马逊,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华为早就开始对侵权专利的行为进行反击了。
例如,美国数字交互公司(IDC)持有多项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但IDC的专利授权方案却有区别对待,对华为收取超高额授权费用,而对苹果、三星等公司则收取正常水平授权费用。为了讨回公道,华为对其提起了反垄断诉讼。最终IDC败诉,并赔偿华为经济损失2000万元。
又如,2019年华为与美国第一大通信运营商Verizon(威瑞森)产生专利分歧,在双方交涉两年无果之后,华为决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和西区法院向后者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认定Verizon侵犯了华为在美国授权的12项专利,同时要求Verizon就其专利侵权行为赔偿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而Verizon在坚持了17个月之后,也最终于2021年7月正式向华为妥协了。
● 打响全球专利维权战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华为就已经着手全球性专利维权行动了。
据消息人士透露,(除了亚马逊)还有更多公司长期使用华为专利,却不缴纳相应的专利费用,这一现象估计以后会很少了。“亚马逊等一些欧美公司使用华为专利的企业特别多,很多企业会正常缴费,但是有一些企业则偷偷使用,妄图避开专利费”。
据了解,以前华为是不怎么收取专利费的,反而还老向高通交专利费。在过去五年内,华为通过专利赚取的利润不过才8亿美元左右。
对此,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此前的采访中曾表示,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向他们去索要专利费,是因为太忙了,华为公司发展得太快了;后续有时间的话,这个肯定是要跟进解决的。
现如今,亚马逊被华为起诉侵权,拉开了华为维权的大幕。21ic家认为,一家优秀的企业,既要不断发展创新,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尤其是在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国内企业不单单要向国际输出最新的科技产品,也要将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企业形象传播开来。
此次华为主动出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为中国企业海外维权拓开了新的方向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