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大行其道代表了医疗行业性的发展方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多年,但对于医院内和医院外的不同机构来说,彼此之间的分歧未能在市场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接近和融合,市场对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认知仍然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仅仅凭依自身的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来判断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互联网医疗在医院内外满足的不是同一个层面的诉求。虽然,表面看起来两者都是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但实际上,在院外是企业健康福利的诉求,而在院内则是满足医疗质量监管需求,监管包括支付制度改革引发的医疗质量提升和卫生监管部门推动的医疗质量考核。当然,随着医共体的推动,互联网医疗反过来成为上级医院的扩张工具则是另一个层面的挑战。
“互联网+医疗健康”具有突破时空的便捷特点,在找到可能的感染者、减少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挖掘运用互联网技术“远程、高效、智能、便捷”的独特优势,出台有关加强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的文件,鼓励各地各单位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全方位助力疫情防控。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互联网 医疗”在应对疫情、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互联网赋能卫生健康事业的广阔前景。“互联网 医疗”能够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同时,“互联网 医疗”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为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从中国市场来看,面向医院的市场虽然增长较慢,但随着大量医院开始实施互联网医疗的策略,特别是医共体和医联体认识到互联网医疗对其发展的意义之后,院内的互联网医疗将获得快速发展。但由于中国企业健康福利的需求在互联网医疗并不强,这个市场的发展并不快,只有少数公司通过特殊资源获得了高增长。反倒是直接面向C端进行大健康产品销售获得了市场规模,这也是目前市场最为现实的发展路径。但由于互联网流量集中在少数寡头手上,这种模式的发展也只能集中在少数公司。因此,由于互联网医疗在院内外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医院和院外公司之间的分歧将始终存在。两者其实是不同的市场,只是在问诊这一形式上出现了交叉,迷惑了从业者和投资人。
国家卫健委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着眼长远,在总结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夯实基础、完善机制、深化应用,着力深化便民惠民服务,提高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满意度。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投资互联网医疗项目,也没有看到成功的移动医疗模式。相比之下,我们相信智能医疗领域有更好的前景。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医疗大行其道,一时间代表了医疗行业性的发展方向,大批创业者和投资人争相涌入,有人把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改善医患关系的重任交给互联网医疗,市场验证结果是不能指望在线上解决所有问题。推进医疗健康技术要素市场化,需要平衡好鼓励创新和保障信息安全的关系。一方面,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识别等新技术不断更新,推动智慧医疗科技不断突破。另一方面,个人隐私权和数据成果产权等方面的保护措施尚待细化,数据授权使用管理细则尚待完善,数据质量、数据规模、数据维度及数据治理策略等方面尚待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