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脑”释放行业价值,助力智慧交通行业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前,全球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正面临数字化变革拐点,面向MaaS(出行即服务)、绿色低碳、智能化等趋势,相关主体亟须打破传统思维、构建新范式,以进一步释放行业价值。
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轨道交通数字化通常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从基础设施信息化逐步发展到轨道上云,再通过数据与ICT(信息通信技术)融合构建智慧轨道,打造面向未来的综合交通。
施雪松表示,穗腾OS已经具备自我进化能力,各种新的应用在其上面“生生不息”,并将在客流疏导、车站管理、主动运维、智慧安防、防洪防汛、视频寻人等场景助力业务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预计约为4.6万亿元,其中仅用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达2.2万亿元。届时,广东轨道交通网络将更为密集,“轨道上的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成型。
“未来,我们希望将穗腾OS作为大湾区轨道交通统一的数字底座。”蔡昌俊表示,建立实现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的平台,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不同线路间、不同运营主体间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壁垒。
目前,很多企业正利用大数据融合和地图能力,探索城市交通和高铁的一体化规划,比如,通过乘客迁徙规律、实时路况等,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实时热力分布等信息,助力优化不同方式间的运力供给。
施雪松强调,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的本质是通过物联、AI、孪生技术等能力,支撑跨系统的数据融合和全系统的自动化,这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铁系统的扩容、联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作为城市“生长”的脉搏——交通网络也越来越发达,现如今,与日俱增的人车出行需求和复杂的线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正在给交通管理和运营提出新的挑战。
交通出行是影响民众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我们该如何创建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超级大脑护航,让路“快”起来
针对交通影响因素的变化,各地交通部门积极聚焦智慧交通全新理念,建立现代化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塑造城市脉搏“超级大脑”,打造多要素数据集成平台,创新交通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交通指挥中心的深度融合,使得交通指挥中心具备了警力实时定位、道路通行状况监控指挥、通行峰谷预警、交通信息综合检测、交通信号远程控制、电子路牌诱导信息发布、潮汐车道换向等实战应用功能,初步形成城市交通智慧化管控架构,让路“快”了起来。
路口是车辆行人汇集、交织、冲突的关键节点,高效有序的路口交通组织对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都交警抓住路口交通组织这个重中之重,依托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实施双待模式、增设可变车道、精细化配时等手段,持续优化路口交通组织,深度挖掘路口通行潜力,提升通行效率。
目前,成都交警已在中心城区的148个路口实施了双待交通组织,形成的规模效应相当于新增了487车道·公里的道路资源。在主城区的14个路口设置了16条可变车道。设置后,高峰时段设置可变车道的进口道车流通过量显著增加,排队长度显著缩短。 以牛王庙路口东进口为例,设置可变车道后(增加一条左转车道),左转通过量由实施前的520辆/小时提高到820辆/小时。
随着“智慧交通”建设的持续深入开展,这样深度依托数据驱动,充分挖掘通行潜力的例子也会越来越多。交管部门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不断推动城市交通治理数字化转型,努力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