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将由2.0时代迈向3.0时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行业,自诞生以来起发展道路就十分曲折。但近年来,因方便、快捷等优势,其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青睐。在此背景下,业内认为,随着诸如医保支付机制改革,网售处方药逐步放开等配套法律法规的健全,前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将由2.0时代迈向3.0时代。
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医疗资源汇聚为手段,以医疗服务在线化、便捷化为特色,代表了医疗行业发展新方向。在刚性需求增多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刺激下,互联网医疗实现规模化增长,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呈现出“智能+”的新特征。
与主要依靠市场化运营的普通消费领域不同,医疗行业因其特殊性一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而近些年互联网浪潮也逐渐撬开了这扇大门,明显可见该行业下的创业模式从简单的社交属性慢慢向触碰痛点的诊疗模式过渡,从轻资产的在线形式过渡到对资金要求较高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技术层面也远远超过了其他普通消费领域的需求,不再是仅靠单纯的互联网技术可以驱动的,而更看重生物科技和医学等专业领域的结合利用和创新突破。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互联网医疗第一步是解决“看病难”的问题,“难”是一个过程,“改”势在必行。
在线服务手段不断丰富。近年来,受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与慢性疾病比例居高不下的影响,医疗行业的刚性需求激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为缓解线下医院压力,优化就医流程,提高诊治效率,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在线挂号、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电子处方、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
互联网医院连接多主体、服务方式和种类多样化,是未来“互联网+医疗服务”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来看,互联网医院存在线上服务功能定位分级不清晰的问题,未形成与线下同质统一的云端分级诊疗功能。在商业模式不完善、盈利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中,现行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还存在“以药养医”等风险。此外,信息安全保护、药事监管等问题也亟待重视。
过去,国内“互联网+医疗健康”虽然已经走过20年,但受限于互联网技术的局限,以及消费者接受程度较低,一直未取得太大的发展突破。但在今年疫情推动下,线上线下的加速合作与融合,使互联网+医疗健康迎来了新的春天。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不少大医院开展了“互联网+”探索,通过病种聚焦、系统升级、平台建设等纷纷开展互联网医疗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医联体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都做出了部署。
互联网医院建设大多需要与技术公司合作。如何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同时探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困惑。”张国刚向记者指出,目前,互联网医院的服务范围从慢病管理拓展到多病症诊疗,质量把控是重点也是难点问题。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医疗3.0时代,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打破空间和地域限制,连接优 质医疗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来打造针对慢病、乃至更多专病专科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将是大势所趋。未来,在这一方面布局的企业,或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