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IC的头号玩家,如何看待智驾未来新趋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英飞凌喜讯频传。一方面,营收成绩喜人:22财年第四季度营收41.43亿欧元,同比增长38%;全年营收142.18亿欧元,同比增长29%。另一方面,签订大额订单:和Stellantis签署SiC供应谅解备忘录,潜在采购量和产能预留价值超过10亿欧。
而反观Intel、美光等半导体巨头,2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都不太好看;行业内也一片唱衰,看起来半导体已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那或许不禁要问,为什么英飞凌能够逆势增长?原因在于其业务布局在汽车和工业等领域,受到消费衰退的影响极小。作为深耕汽车电子领域长达40年,稳居全球汽车半导体领域头号玩家之列的英飞凌,表示对2023年的营收前景乐观,并将持续在SiC产能方面的投资。
在EEVIA召开的第十届年度中国硬科技媒体论坛上,英飞凌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汽车级WiFi/BT及安全产品应用市场管理经理 杨大稳先生,针对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英飞凌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汽车级WiFi/BT及安全产品应用市场管理经理杨大稳
新能源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随着双碳目标的迫近,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转型的终点。近年来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带来的驱动力。从市场数据来看,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将达到10.8%,其中我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19.5%,欧洲预计为15.6%,美国预计为6.1%。
如下图所示,针对内燃机汽车的退出,各国政府也纷纷设立了政策层面的目标,各大车厂也给出了自己的时间规划。
欧盟要求2035年所有销售的汽车都是电动汽车;在中国要求绝大多数公共交通车辆具备电动化;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对于公共交通工具也有类似的要求。而像大众、本田和比亚迪等车厂,早已经开始计划停止生产燃油车,转而用新的电动车取代。总的来看,从现在到2035年、2040年,整个汽车市场将会从燃油车变为电动车。
新电子电气架构带来三大挑战
当前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EEA)正在发生转变,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主流的设计理念。迈向新EEA,给整车、OEM等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在网联和数据安全方面。车外的通信包括4G、5G,车内的通信有以太网、无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等;这些数据的可靠通信(数据的完整性、隐私性和安全性)在未来汽车中是非常重要的。汽车上不同的部件可能需要增加单独的TPM来实现安全的标准协议的确认,例如汽车进入系统的国际CCC等。
第二个挑战来自新能源车的电力驱动系统方面。电力驱动系统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分,承载着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据杨大稳介绍,不论何种新能源车,最终还是通过传感器、中间的控制器,以及到驱动,最终到核心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碳化硅或IGBT)。最终目的就是减少或最终终止燃油车的出现,来达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目标。
第三个挑战来自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从L0到L5,不同级别的驾乘体验有着明显差别。杨大稳表示,未来新能源车将会出现不同等级的无人驾驶体验,与消费者的付费等级挂钩。
为应对新EEA变革带来的挑战,杨大稳表示,英飞凌重点关注在汽车核心驱动和汽车本身的数字化。
核心驱动部分:超前SiC产能部署+完整电驱方案
近年来供应链动荡不断,未来十年电动车将高速发展。因此加大电动车核心部件的产能投资成为了业内一致的选择。英飞凌在SiC上做出了超前的布局。
首先是保证上游原材料的供货。英飞凌已经与碳化硅硅片原材料厂商确定战略关系,确保未来碳化硅材料稳定地供应,从而保证其SiC产品产出,给市场提供稳定的货源。其次在自身的生产方面,英飞凌加大了现有工厂的碳化硅生产产线,从6英寸、8英寸、12英寸所有产线完全投产,尤其是在马来西亚的工厂产能提升显著。第三,英飞凌本身也会持续性地在碳化硅这个领域进行产品研发投资,不断地根据新的电动车市场的需求,开发新一代的碳化硅的产品,来提升碳化硅更高的性能。
除了上述提到的产能布局之外,另一个关键的点在于应用层面。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出现,新车的研发节奏加快,完整的电驱方案也成为客户的关键需求,而英飞凌在整个电力驱动的系统上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感知层面,像用于侦测电动车转速、电机旋转、助力扭矩测量、曲轴位置、倾角测量等的磁传感器等,英飞凌提供了汽车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产品。在计算层面,英飞凌的AURIXTM系列的处理器给电力驱动所带来非常可靠的稳定的健全的功能模式。同时英飞凌也提供了电机驱动相关的IC产品。
杨大稳表示,从传感器、到控制器、再到驱动器以及最核心的碳化硅,英飞凌都能提供非常全面的产品。实际上目前几乎所有电动车、新能源车的车厂,都会或多或少地应用英飞凌相关的器件,要么就是碳化硅,要么就是AURIXTM。
汽车数字化:ADAS和智能座舱前景广阔
随着汽车数字化发展,未来汽车将会成为人的第三生活空间,ADAS和智能座舱的发展最为引人关注。
无人驾驶方面,杨大稳认为要“技备”“信达”,方可成就。所谓技备,指的就是技术上的先进性,能够实现准确的环境探知/预知,做出正确的提前判断。所谓信达,则是指ADAS系统要给人非常好的信任度。当把控制权交给无人驾驶的时候,驾乘员能够相信其不会出现问题,这是建立在对半导体器件超高的可靠性基础上。
在这两大前提的基础上,无人驾驶从芯片的角度可以分为三大类:感知、决策和执行。感知类主要是通过可靠的传感器来进行路边障碍物判断,探测路况数据提供给决策单元。中央网关会进行信息和数据粉分发,决策单元会判断传感器数据,给出执行信号给到驱动域的控制单元,最后再分发给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接收到信号之后进行高效可靠的动作执行,例如转向、灯光显示、减速等。
而在智能座舱应用中,随着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更安全的连接和沉浸式的声场等体验的加持,人们逐渐更为认可汽车作为第三生活空间的这一理念。感知层在这其中同样非常关键,座舱中可以通过嗅觉、感知、听觉等角度,给驾乘人员带来丰富的体验,这也是未来汽车在座舱相关的趋势。而不论是丰富多样的可靠传感器产品,还是安全升级的安全类IC,还是和主动HMI相关的技术产品,英飞凌也均有所布局。
总结
22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之后,Meta、推特、intel等大型科技公司开始了疯狂的裁员潮。但以工业和汽车为主要业务方向的IC厂商们,却并未受到较大影响,仍能保持高速增长。作为未来十年的确定趋势,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将会是各界最为值得投身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