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柔性可穿戴?可穿戴设备增量发展趋势明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下述的内容中,小编将会对可穿戴设备的相关消息予以报道,如果可穿戴设备是您想要了解的焦点之一,不妨和小编共同阅读这篇文章哦。
一、柔性可穿戴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能与人体稳定集成, 具有多生理参数和运动参数连续动态测量能力, 可在健康监测、运动监控、精准医疗、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充分展示了利用连续动态多参数信号测量的进行疾病、动作、语音等判定与识别的优势以智能手表、电子手环、动态心电监护仪、智能纺织品和智能手套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在疾病诊断、健康监测、康复治疗、人机交互和互动娱乐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 2019年, 这类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销售额已超过500亿美元, 并预计在2023年将突破1000亿美元, 显示了它们巨大的商业前景. 这些可穿戴设备搭配了各种心电、肌电、血氧、加速度、角度传感单元, 通过与各种类型的算法相结合, 实现了对于人体健康状况、睡眠状态、运动效果和动作姿态的判别. 这些可穿戴设备大多具有刚性的形态, 在保障坚固耐用的同时, 也暴露出与柔软的皮肤组织不兼容, 无法顺应皮肤表面形态, 与皮肤接触不紧密等问题. 由于需要采用腕带、胸带等额外的固定装置, 导致皮肤组织长期受到这些装置的束缚. 这些固定方式并不能保障可穿戴设备与皮肤不产生相对位移, 降低了生理参数测量的重复性. 相比而言, 柔软轻薄具有可延展结构的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可跟随皮肤共同运动, 可通过直接附着的方式实现与皮肤的共形紧密接触, 在长期生命体征监测中表现出了优异的重复性. 目前, 柔性电子器件已经实现包括温度、心率、心电、皮肤电阻抗等物理量和代谢物、电解质与生物分子等化学物质的测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超声、X射线成像等方式实现经皮跨组织的图像信号检测.
二、可穿戴设备增量发展趋势明显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包括手表、手环、眼镜,甚至是服饰等类别。可即便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也还是有很多智能可穿戴产品由于造价成本高、技术复杂等因素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在技术方面,可穿戴设备产业涉及传感技术、显示技术、芯片技术、操作系统、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计算处理技术等领域。
如今,可穿戴设备正向功能集成化、交互多样化、形态轻便化方向发展。记者了解到,在目前各类可穿戴设备中,智能手表正向“大健康”概念倾斜,不断增加体征指标检测的种类和精度;智能耳机在持续改进通信互联能力、提升声场沉浸效果的同时,也开始加入体征监测等功能;智能眼镜生态虽尚未形成,但显示图像渲染、内容呈现方式、交互感知手段、网络通信方式等关键技术环节也正处于持续攻关状态。
“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空间大,是过去几十年驱动相关元器件技术和产能进步的重要推手。可穿戴设备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电子产品领域之一,增量发展趋势明显,芯片产业也将在这一趋势带动下不断创新升级,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基础电子研究室副主任马蓓蓓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具体到芯片领域,马蓓蓓指出,可穿戴设备在对神经网络计算、蓝牙通信等功能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功耗、重量有着极为苛刻的限制。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强大的SoC芯片成为当前可穿戴设备芯片领域的关注重点。
“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应用需求不外乎追求低成本、高性能、低功耗、低噪音、延长使用周期等。”CINNO Research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Elvis Hsu向记者说道。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芯片能够具备低功耗、包含高压和低压电路、具有SoC或SiP高集成,且具备高性价比,正成为各厂商的竞争重点。
以上便是小编此次带来的有关可穿戴设备的全部内容,十分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或者更多精彩内容,请一定关注我们网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