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机器人密度也在逐年提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21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机器人密度也在逐年提升。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为每1万名员工246台。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12月2日,ABB机器人超级工厂在上海举行投产仪式,这个占地6.7万平方米投资金额为1.5亿美元(按实时汇率计约11亿元人民币)的工厂,将应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让机器人自己造机器人。
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全球总裁安世铭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是ABB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研发和制造中心所在地,在2021年,中国占ABB机器人和自动化收入的29%,他们认为这个比例还会继续增长,因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之一,仅仅在2021年中国就已经占了全球机器人安装总量的51%。“预计到2025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将翻一番。”
根据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国的目标是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密度从2015年49个单位上升到2020年246个单位,排名从第25位上升至第9位,是全球机器人密度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机器人密度是跟踪全球制造业自动化采用程度的晴雨表。从数据上来看,中国乃至亚洲制造业发展蓄势待发。”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Milton Guerry表示。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而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既离不开机器人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发展,也离不开包括AI、5G、云计算、边缘等新一代科技的创新。因此,面对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如何把握时机,将中国机器人产业向上游推进,进而成为产业界所关注的重点。
据亿欧智库出版的《英特尔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机器人特刊2022》赋予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编程的轴,以及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和执行预期任务的执行机构”。
而在应用领域,中国于2021年正式实施的“机器人分类”新国标(GB/T39405-2020)将机器人分为五类:工业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和其他应用领域机器人。
自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首次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以来。近五年,中央及地方密集出台机器人相关政策,从整体的发展方向到具体的应用落实,以推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
在落地场景方面,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是目前提到最多的两大类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主要是围绕“智能制造”展开;服务机器人则是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养老、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需求,重点发展医疗、养老和公共服务机器人。
截至目前,由于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早,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依然以国际厂商为主导,但近年来,中国内资厂商奋起直追,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据亿欧智库数据,中国内资工业机器人市占率从2015年的18%提升至2021年的33%。同时,中国物流机器和协作机器人的发展速度远超传统工业机器人,成为“网红赛道”。未来,机器视觉的技术发展将帮助企业更高效、更智能和成本更低地生产。
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辽宁单元展示的新松T12A-14型工业机器人。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这是新松T12A-14‘火弧’机器人,它的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本体均为自主研发设计,可满足苛刻生产节拍下的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作业,广泛适用于汽车及零部件、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人群中发出阵阵赞叹声。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此次展出的工业机器人又被称为“工业手”,是机器人世界的大宗产品,也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机器人之一。以前相关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极其昂贵,想要降低成本,唯有自主创新。
“工业机器人,关键在于灵活。”回想工业机器人的设计过程,新松公司技术执行总监孙宝龙记忆犹新,“国外产品在手腕传动结构上均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只有设计出独有的结构才能有所突破。”研发团队遍览国内外相关设计资料,反复推敲各个技术细节,历时3个月,才交出满意的设计图。最终经过长期的检验、测试及验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空传动结构研制成功。
2020年9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新松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火弧”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4只亮红色的机械臂在现场“翩翩起舞”,立即吸引了一众参观者的目光。19家企业现场签署“火弧”机器人订购合同,达成订购总计近200套,“火弧”机器人一炮而红。
这一年也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统计,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1.2万台(套),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机器人运动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高精密减速器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整机功能和性能显著增强。
在沈阳新松实验车间,科研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孙宝龙对记者说:“目前,我们研发团队又锚定汽车产业用点焊机器人这一新目标。攻克汽车制造装配难题,推动汽车点焊机器人的技术突破,我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