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反制方式有哪些?无人机事故如何定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智能硬件设备无人机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一、无人机反制方式
1、信号干扰
目前,对无人机的控制多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向目标无人机发射大功率干扰信号,对控制信号进行压制,就可以迫使无人机自行降落或返航。美国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这款枪把一个电子干扰器安装在步枪的框架上,一旦扣动扳机,干扰器会向无人机发射全频段的干扰信号,使无人机脱离操作者的控制,接收不到控制信号而自动降落到地面。一旦无人机的信号处于混乱状态,它通常有3种选择:跌落到地面、返回操作者身边或平稳下降。这种步枪的有效射程达到了500~2000米。
2、GPS欺骗
目前,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消费级无人机都会首选GPS导航来进行飞行控制,而民用GPS信号是非加密的,这就留下了可利用的空间。GPS欺骗的主要原理就是向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发送虚假的地理位置坐标,从而控制导航系统,诱导无人机飞向错误的地点。GPS信号可以由发生器来产生,也可以是事先录制然后重放。由于无人机接收GPS信号总是以信号最强的信号源为准,因此在地面人造的GPS信号只要强度足够大,就可以覆盖真正的从太空中传来的GPS信号,从而欺骗无人机的GPS接收模块。
当前,各个国家都在核心区域设置了禁飞区,许多无人机制造厂商在无人机内置固件中进行了设置,在禁飞区内无人机无法起飞,即使到达了禁飞区也会自动降落。因此,只要地面人造的GPS信号将地理位置模拟为禁飞区的坐标,就可以迫使无人机自行降落。
二、无人机事故如何定责
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应用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所以关于无人机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但是怎样落实还处于探索阶段。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操控“低慢小”飞行器飞行,扰乱社会管理秩序或危害公共安全,视情况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操作无人机过程中意外伤人,就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了。所以本文开头李某的事故时定性过失犯罪还是安全责任事故,还有待公安检察院、安监等相关部门调查认定。
对于无人机事故人受害人带来的伤害,身为无人机行业的从业者,看到这些事故也是非常痛心的,同时对无人机相关法规的缺失深有感触,所以也希望能够跟读者朋友喷探讨一下无人机作业中潜在的风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
无人机操作者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
1、无人机和操作员(简称飞手)实名登记、公安机关备案。
2、空域申请和飞行计划申报。
3、无人机飞手证照,很多媒体的报道都会特别注意飞手有没有证照,有无证照对责任认定是怎样的?
无人机在应用领域存在多种形态,比如摄影爱好者用于航拍,农民用于农业经营,像科比特这类专门从事工业无人机应用开发的企业,在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度开发,从测绘到电力巡检,从消防道调度中心。不同形态延伸对不同行政管理规范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无人机起步晚,目前关于规范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已经出台的规定也大多停留在部门规章的层面,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缺乏足够的约束力。此外,相关内容比较宏观、笼统,缺乏详细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特别是对无人机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认定难、执行难等问题。
作为无人机行业的从业者,科比特也迫切的希望无人机行业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对于所以从业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只能期待相关的法律法规早日出台,能够做到无人机作业中的检测、安全警示、现场监察等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最大可能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以上便是小编此次想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有关无人机的内容,如果你对本文内容感到满意,不妨持续关注我们网站哟。最后,十分感谢大家的阅读,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