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人民群众干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如今道歉都会带一封信,称为“道歉信”,网上也会有一些道歉信的范文与格式。布局大体与一般信件格式一样,但最上方会加粗加大地写上三个字“道歉信/致歉信”。
我小学那会儿写过道歉信,其实就是一张小纸条,上面简单三个字“对不起”,加粗加大,纸条角落我还用非常细的笔,写了两个小字“放屁”。我只是担心同桌揭发我踩脏了她的新白鞋,去告诉老师引发太多不必要的麻烦,“放屁”这两个不拿放大镜照着就看不出来,而这两字就是我的倔强。
如今,互联网一旦有口诛笔伐,就会出现道歉信,并不是网络上所教正规道歉信的写法,都是按照“对不起”+“放屁”格式。信中都藏着倔强。
随着女主20号晚间发了封道歉信,“阿里美女高管”事件似乎要落下帷幕,道歉信的题目是《感恩阿里,永远;但是陈亮你欠我一个道歉》,文中除了把网友口头攻击她的话列了出来,最后还附上了律师函,起诉对象就是第一个揭发她的阿里员工陈亮。我想这些或许就是女主的倔强。
女主微博引了这篇文中,留言区的网友似乎并没有停止反驳。我理解女主的心情,当初我踩脏女同桌鞋,直抒胸臆的道歉信也写了,她依旧忿忿不平。
这几年,让我印象最深的道歉当属三星Note 7爆炸事件了。3年前(2016年),8月初三星发布Note 7,月底开始连环炸。美日澳欧等地区的交通运输部门或航空公司也对该手机下禁令,随后三星下达召回计划。这事发酵三个月,三星以罕见的媒体发布会形式公布了Note 7电池爆炸的原因,并顺便真诚的道歉。官方把锅甩给电池,业内明眼人觉得这就是三星设计、品控的问题。
三星似乎也在表达一个道理:道歉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道歉解释那么多,就是我的倔强。据多家市场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三星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不足1%。犹记得2015年,这个数据还是7%,第一名也就15%。
道歉本应真诚,却很多时候加点倔脾气。多么脆弱的倔强,似乎在糊弄人民群众的智商,往往遭到还击。如果道歉有用的话,那还要人民群众干什么?
二
最近我还见过一个剧情相反的道歉。
在2月20日,名为《酷玩实验室》的公众号发了一封道歉信。对此前所发的三篇关于百度负面消息的文章道歉,自认证据不足,经法院认定构成侮辱诋毁。仅看所发内容是道歉信,格式简洁、事情描述清晰。继续往下看,评论区是清一色的“微笑表情”。据我了解,此表情在互联网上经常用作表轻蔑,简而言之就是“呵呵”。
当然不排除管理员没有把替百度说话的留言给放出来,就如此情境来看,一封道歉信又煽动了读者的情绪,百度本就千疮百孔的口碑又被戳了一个洞。
在笔者去年年底写的一篇《2018年的对不起,可以绕地球一圈》文章中,盘点了一些2018年那些公开道歉的科技公司或者行业大佬。文章最后举了一些纵使犯错也不道歉的例子,傲骨真汉子。其实他们用不着道歉,因为没有个人或者人民群众去逼迫,道歉反而显得自作多情。不过我倒见过不少自作多情的道歉,类似“对不起,我喜欢你……”这样的告白。虽然我并不知道其中的歉从何来。
为啥不道歉?正如《马云全传》中的写的那样——“千万别把灾难当公关看。”经营者出现质量问题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可以通过告诉媒体“挽救”回来,马云认为,质量问题就是质量问题,必须把质量问题解决,而公关只是一个副产品,由于你解决了以后会逐渐传出去,而不能召开新闻记者答谢。
这些老道的经验背后,似乎在告诉我们,产品归质量,道歉归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手持尚方宝剑,审判着这些道歉。如果看不见呢?看不见就算了。
三
如果人民群众被忽悠呢?被忽悠也算了。
人民群众错了呢?怎么可能。
记得去年4月份,有这么一个消息,中科院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设的某项目奠基中,请道士做法事保平安的事情引起网络一阵骚动。一些自媒体凭借一张“道士作法图”写文造势,很多舆论出奇一致——“中科院不信科学信鬼神,真是讽刺!”。随后中科院发布声明为此道歉,并声称“此事是施工方所为”。
在自媒体以“鬼神说”来撰文时,真相已经不重要了,舆论已经嗨了。
“道歉?什么道歉?”
“官方发道歉声明了!”
“什么?道士发道歉声明了?”
“不是,是官方。”
“打倒牛鬼蛇神!”
细想,往往人民群众的每个观点都挺正的,甚至挑不出什么刺(除了大忽悠)。怪就怪在,这个基数太大了。它成了一股力量,压得示弱一方喘不过气。
人民群众忽然就给整个事件定了性,道歉啥的早就没了意义。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那还要人民群众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