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1符合中国口味?苹果与中国市场的爱恨情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年一度苹果硬件新品发布会凌晨一点召开,心动程度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弱了?这些年虽然iPhone的价格不断上升,对其心动的人却没了之前的疯狂,也不会出现“以肾换手机”的类似事件。一方面肉价飞涨,让人们重新认识腰子的增值潜力。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太过凶猛,甚至成为苹果心中的“妖艳贱货”,不然怎么会有第一次出现明着对刚友商的PPT?
笔者想把这一切归于“服从中国特色”,1,要实打实出现比友商凶猛的数据;2,要有看似亲民价格的手机,比如这次价格为5499元的iPhone11。3,进一步知道中国人民喜欢甚至迷恋拍照这件事。不少熬夜榨肝媒体都表示苹果此次创新力不足,其实笔者看到了苹果的学习能力,学习适应中国市场的能力。
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曾经一心高冷的iPhone,收获粉丝无数,销量疯狂。如今开始针对市场做卖点,希望挽留那些爱过“他/她”的人,只能说岁月不饶人,但那都是些什么岁月呢?我们先从回顾本次发布会开始。
先稍微回顾发布会
眼下这个点,只要你不是赖床的,iPhone 11/11 Pro/11 Pro Max以及其他新品的消息你应该都知道了。
所以稍作总结如下:
iPhone 11 中国区售价为:
64GB 版本 5499 元
128GB 版本 5999 元
256GB 版本 6799 元
iPhone 11 Pro 中国区售价为:
64GB 版本 8699 元
256GB 版本 9999 元
512GB 版本 11799 元
iPhone 11 Pro Max 中国区售价为:
64GB 版本 9599 元
256GB 版本 10899 元
512GB 版本 12699 元
基本总结完毕,下面说点正经的,苹果与中国市场之间的爱恨情仇。
初入中国——风生水起
2009年10月30日一个下着小雨的晚上,联通——当时iphone 中国市场唯一合作运营商,在北京世贸天阶举办苹果首销仪式,将iphone 3Gs 带入了中国。相较于当下的iPhone 8、iphoneX ,彼时的iphone 3Gs显得异常 “单纯”和“稚嫩”——3.5英寸小小一块,除了上个网,发发消息,并没有现如今那些纷繁复杂的功能。不过在当时,iphone 3Gs还是十分惊艳的。
自从2009年正式进入中国后,苹果手机一度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只要手拿iphone,走路感觉都起飘,常常引得他人投来羡慕的目光。然而,它的身价都不便宜。当时联通发售的iPhone 3G和iPhone 3Gs皆为签约版,用户需预存不同额度的话费至少两年,并且这笔钱需在购机当日一次性交清。iPhone 3G的费用为5999元,3Gs 16GB为6999元,3Gs 32GB 为7999元。
当年北京海淀区知春路上的联通iPhone公交广告牌(来源:网络)
由于联通合约机价格昂贵,并且当时水货盛行,iPhone3G和3Gs的销售量并不太理想。随后联通采取降价措施,但又面临货源不足的问题。据中国联通运营终端子公司联通华盛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2010年5月初,虽然iPhone呈现了良好的销售势头,但渠道库存异常紧张,尤其是16G产品缺货。广东、北京、江苏、山东等销售大省的库存已经严重告急,目前的到货只能满足销售大省联通自有渠道的部分需求。”
据资料显示,在高价,水货,缺货,不能连接WiFi等种种问题之下,2009年财年中国区的营收额仅占苹果总营收的2%。
苹果与中国的首次正式会面虽不理想,但是只因这次在“机群”中多看了它一样,国人还是至此未能忘记它的容颜。随后iphone4 在2010年风靡全国,各界“果粉”纷纷暗许芳心。当时,甚至有人为了能够买上一台iphone4不惜卖肾,iPhone的“肾机”称号也是从那时而来。
iPhone 4结合了照相手机、个人数码助理、媒体播放器以及无线通信设备,它延续了iPhone一代的多点触摸(Multi-touch)屏界面,并首次加入视网膜屏幕、前置摄像头、陀螺仪、后置闪光灯、相机像素提高至500万,拥有创新的facetime视频电话功能,同时增加了3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而彼时的国产智能手机还在萌芽状态,小米刚刚起步,华为的手机业务刚从贴牌市场寻求转型、OPPO和vivo也刚从步步高分家不久。
那时,苹果激情昂扬,迅速挺进中国市场,其中国营收占比从2009年的2%,一跃变成了2011年的12%。并且,中国区的营收在2011年第四季度更是达到了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70%,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
市场——频频碰壁
然而,虽然那是的中国已成为iPhone的第二大市场,但是在乔布斯时代,中国市场并未受到乔帮主的重视。iPhone 4、iPhone 4S首发名单里并没有一个名字叫中国,中国大陆的名字始终排在美国地区、欧洲地区、俄罗斯地区,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之后。但是,在2012年,中国市场充分展示其“实力”后,苹果公司从此记住了这个东方国家。
资料显示,整个2012财年,苹果在中国市场(大中华区)吸金238亿美元,占其总营收的15%。与2011财年的133亿美元相比,同比增长近一倍。2013财年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继续增加达254亿美元。并且在其公布的201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中,苹果首次单独列出了大中华区的业绩。在此之前,大中华区业绩一直被包括在亚太区的业绩中。
然而,苹果公司于2015年在大中华区营收达到峰值后,逐渐进入衰退期,尤其在iPhone领域。
根据苹果历年公布的财报整理
根据IDC的资料显示,苹果自2015年以来iPhone的中国出货量连续三年持续下滑,2018年市场份额甚至不足10%,低于前五名之外的其他厂商份额总和。
究其原因,IDC称,新产品缺乏创新点难以支撑用户在大幅提升售价下换机。iPhone在中国市场遭遇销售下滑后,苹果公司开始通过调价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并且推出以旧换新活动以重振中国市场。可惜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根据IDC历年公布的数据整理
然而,与此同时自2013年开始,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品牌却雄姿英发,销售额不断增加。据I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出货量以及市场份额前五大厂商分别为,华为,vivo,OPPO,小米和苹果。华为以37%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而苹果以6.7%的份额滑至第五。当苹果出货量同比再降6.2%时,华为却激增27%。
根据IDC以往资料,2019第二季度出货量已是iPhone手机在华出货量自2015年起连续四年同比下滑。对此各界人士纷纷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外界分析人士认为,一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总体销量都在走低。
二是华为手机业务的强势增长,对于大中华区的占领,使得苹果手机市场份额缩水。此外,最近Redmi负责人卢伟冰在微博上表示iPhone销量下滑是因其“傲慢”,如果不改,就会继续下滑——iPhone科技实力以及创新跟不上时代,却依旧以高价来定位,才导致了人心的丧失。创新能力下降一直是乔布斯离世后,常常被人们提及的点。
如今,iPhone再发新品,并将发布会主题定义为“至创新”,不知此次新品iPhone 11,iPhone 11 Pro Max以及iPhone 11 Pro能否让苹果迎来新的转折点?
图源:IDC
供应链——联系愈加紧密
中国人民对iPhone的依赖和热情一降再降,然而苹果对于中国的依赖似乎难以摆脱,路透社近期报道称,中国的供应链“无可取代”。
苹果的产业链结构大致可以分为5个部分,包括手机整体设计、核心芯片(处理器、内存等)、关键零部件(显示、触控面板、声学组件等)、其他零部件(机壳、电池等)以及组装。其中产品设计在美国;日本、韩国主要为苹果提供芯片、显示屏以及核心零部件;中国厂商主要提供电子零部件、线材、金属机构件等其他零部件并且完成大部分iPhone的组装。
苹果供应商中部分中国企业(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最后,组装完成的iPhone再销售到全球各地。2019年,苹果的供应商多达807家,其中383家在中国大陆,占比为47.46%。相较于2018年的356家(占比45.76%),占比和数量上都有所提高。并且在前200名核心供应商中,中国的力量也不容小视。
2019年苹果全球“top200”供应商中:中国台湾的供应商数量以46家再居榜首,美国供应商为40家,位列第二;中国(大陆30家,中国香港10家)首次突破40大关,以40家上榜企业,首超日本,与美国并列第二。日本的供应商数量为39家,排在全球第三位;韩国的供应商有14家,位列第四。
资料显示,中国(包括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共计179家供应商,而剩余所有国家加起来的供应商只有21家。
虽然频频有消息指出,苹果供应链欲撤出中国,但是从数据来看,苹果与中国供应商的联系似乎不减反增。相较于2018年,2019年新入围的25家供应商中4家来自中国大陆,5家来自中国香港,3家来自中国台湾,共计12家,位列第一。
近年来,虽然苹果的代工企业已扩张到其他国家,并且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为了减小关税影响,苹果选择在巴西和印度建厂生产设备。例如,印度在2015年还没有苹果的代工企业,但到2019年却已扩展到三个装配厂,其中包括一家富士康工厂——计划生产一款iPhone X系列设备。但是路透社认为苹果在中国以外的工厂规模都比较小,在印度和巴西的工厂只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旧金山供应链公司Fictiv CEO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表示,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很少有地方拥有每天生产60万台手机的基础设施”。此外,库克也曾表示,苹果做的产品需要最好的工具,这些工具再加上苹果的这些材料,便成一种艺术,而中国工人的技能是非常非常高的。“我不知道我们在美国可不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但是中国,他们非常的专业和敬业”。可见,目前苹果供应链要撤出中国还是不现实的。
如今,一方面苹果硬件产品在中国市场频频碰壁,开始学会吃中餐。另一方面它的供应链与中国却联系愈加紧密,彼此不再分离。
西餐到中国会遭遇一定程度改良来符合中国吃货们的口味。显然,库克在吃完中国和美国的牛排时,悟出了真谛。所谓地道就是让当地人点头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