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22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举办。论坛以“数智联动,共建共享”为主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数字技术如何因地制宜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
“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新生态。”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刘宇南表示,智慧城市建设要聚焦推动城市更新提升,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以新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通过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治理和服务全面深度融合,用数字化提升城市运行的效能,不断破解城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加速推进城市管理智治体系建设。
根据IDC《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IT总投资达259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5%。亚洲数据集团总裁朱东方表示,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出面向全域、感知、网联化管理和体验优先等特点。同时,治理效果、创新协同、为民服务、数据共享、产业赋能、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导向。
“无论智慧城市怎样发展,其根本目标是明确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相互协调,居民即用户、城市即平台,要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的智慧服务相统一,使得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朱东方表示,“新IT技术+全程服务”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抓手。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变得更加复杂,对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需求从未如此之大。从交通控制和公共安全到能源管理和环境可持续性,只有在尖端技术的帮助下才能有效应对城市生活的挑战。
但是,公民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将扮演什么角色?他们将如何从生活在互联的高科技环境中中受益?
首先,公民需要习惯于分享有关其日常活动的数据。这些信息将用于生成见解,帮助城市规划者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做出更好的决策。
作为回报,居民将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少的交通拥堵,更好的公共服务,以及更清洁,更健康的环境。换句话说,在智慧城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赢家。
智慧城市的兴起,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日常生活?
城市变得越来越智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城市领导人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使城市地区更加高效和宜居。
从配备传感器的垃圾桶(在需要清空时发出信号)到有助于减少拥堵的实时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城市正在使居民和游客的生活更轻松。
但是,智慧城市的未来会怎样?随着这些技术变得越来越普遍,它们可能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想象一下,无论交通状况如何,您都可以安排通勤时间,以便始终准时到达目的地。或者想象一个垃圾被自动收集和分类以进行回收的世界,从而节省人们的时间和金钱。
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比我们意识到的更早,我们可能会生活在一个真正互联的世界里。
陈维荣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在他看来,打造智慧交通系统,应该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环节之一。“现在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实现。”陈维荣说,例如解决红绿灯难题,就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把各类交通信息收集起来,对时间段、交通流量进行测算建模,在此基础上把交通控制得更好更优。
“建设智慧城市,硬件、软件都要跟上。”肖国华建言,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建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都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硬件”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数据的监测感知和实时捕捉等“软件”也同样重要,“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基于一些模式模型化分析预测的系统,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
“人才是根本保证。”任福继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创新,最终都需要人才来推动,所以没有好的人才积累,智慧城市也难以建成。因此,任福继建言,各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既有的人才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利用资源禀赋,引进和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为建设更加智慧的城市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