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张江,还是打造新高地——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概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集成电路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无论是硅谷、新竹还是张江,在产业生态活跃之后,都出现了因竞争加剧导致的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这是集成电路全球化的诱因——集成电路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低成本区域流动。
中国集成电路看上海,上海集成电路看张江,以后的上海集成电路,或许还要看临港。作为中国大陆规划最全面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区,2019年张江集成电路产值超千亿,约占上海市集成电路总产值的六成以上,张江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的主体,今后无疑仍是上海集成电路发展的核心区域。不过,临港新片区规划将打开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空间。
临港新片区地理位置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在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集成电路位于临港新片区产业规划首位,方案提到,新片区将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优化进口料件全程保税监管模式,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离岸研发和制造中心,推动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
在临港集团主办、ASPENCORE承办的2020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级专员张杰介绍了临港集成电路产业布局的最新进展,他表示,自2019年8月20日挂牌以来,新片区已累计签约各类产业项目289个,总投资2528亿元,其中高科技产业项目107个,投资额1613亿元,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家战略需要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
临港新片区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无论是落地企业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集成电路都排在首位。截至6月底,在新片区落地企业数量中,集成电路企业占四分之一,而投资额更是超过一半。“在临港新片区产业布局中,集成电路上上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研究领域,下面有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是产业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临港地区已经有了40余家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企业落地。逐步形成了覆盖装备、材料、芯片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测试全链条的产业集聚。”张杰说道。
从美国硅谷,到中国台湾的新竹,再到中国上海的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发展呈现两大特色。首先,产业链集聚能有效发挥上下游协作效应,提高生产效率,人才集中也有利于技术交流与创新,这样的优势一旦形成,还会对周边区域产业资源产生虹吸效应,形成强者更强的趋势;产业链集中发展导致的竞争加剧会增加运营成本,当运营成本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挤压效应,低毛利企业将无法在成熟园区生存。
集成电路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无论是硅谷、新竹还是张江,在产业生态活跃之后,都出现了因竞争加剧导致的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这是集成电路全球化的诱因——集成电路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低成本区域流动。
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介绍,尽管有新冠疫情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1-5月份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逆势增长38.7%。
占据了上海集成电路大半壁江山的张江无疑应对增长做出了最大贡献,但也应看到,如今张江用工成本已经超过新竹,之所以还有增长动力,是因为集成电路应用市场主要在大陆。因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带来的运营成本高企,已经在抵消张江产业链聚集带来的正面作用,让部分集成电路企业感到压力。
但搬离上海并不一定是好选择,国内其他用工成本低的区域,却也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人才难找、产业政策稳定性不明等风险,未必比留在张江发展更好。横空出世的临港新片区,给了想在上海发展的集成电路企业另一个选择:成本更可控,离传统产业链聚集区距离并不远,还有上海持续稳定发展集成电路的大环境,以及新片区更灵活开放的政策支持。
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陆瑜介绍,新片区政策可以总结为六加二。六是指投资政策的五个自由与一个便利,五个自由是指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运输自由、资金自由,以及人员从业自由,并提供信息便捷联通服务(即一个便利)。
二是指两个特殊制度,即特殊税制与风险管理制度。其中,特殊税制就是新片区针对集成电路等四大核心产业提供的优惠税制,自集成电路企业在新片区设立之日起,即可享受15%的税收优惠。另外,境外人才在新片区就业,也可获得15%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陆瑜特别强调,新片区还有政策从优原则。“新片区处于上海市政策高地,任何区县政策比新片区更优,我们都可以直接适用;第二个自动适用原则,国内18个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创新与突破如果对产业发展有价值,我们第一时间可以在新片区适用。”
陆瑜介绍,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指导精神,大致可以用高端引领、全链发展、创新卓越和跨界融合这16个字来概括。具体来看,除了项目落地的配套支持之外,集成电路企业在采购设备、IP与流片时都可以申请补贴,生产型企业可以申请用电补贴。
在接受探索科技(ID:techsugar)等媒体采访时,陆瑜也表示,新片区在土地政策和人才政策上都有很大空间,以人才政策为例,临港新片区是上海落户条件最优惠的地方,入住企业员工缴满三年社保即能落户,其他区县落户至少要满七年。“特别好的项目可以申请重点机构清单,直接解决企业人才落户问题。”
新片区房产政策也更灵活,在新片区缴满三年社保就可以购房,但为避免炒作,让产业人才能买到房子住,新片区也出台了“最严格的房价管控体制,严控房价3万这根线。”
从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到土地政策,新片区都向以集成电路为首的四大核心产业重点倾斜,傅新华表示,希望临港新片区用十年时间,再造一个张江。
临港新片区远期规划目标则是2035年再造一个浦东,实现一万亿元的总产值目标。据陆瑜介绍,这个一万亿目标中,第二产业占比要达到50%或以上,相比而言,浦东新区的第二产业占比还不到30%,这个目标意味着在较长时间内,临港新片区应该会保有对制造业的吸引政策及生态环境。
这或许是对张江模式的一个修正。现在的张江已经不太适合生产型企业生存,到这一步原因很多很复杂,不一定是张江产业规划出了问题,但如果临港能认真吸收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持续为包括封测在内的生产型集成电路企业创造有利生存环境,在形成产业聚集效应的同时,有效控制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那么临港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空间,将不是再造一个张江这么简单。未来我们或许真的可以说,中国集成电路看上海,上海集成电路看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