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各大城市的智慧化建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前,川渝地区数据领域首个地方标准《公共信息资源标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由四川省大数据中心与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联合发布。《规范》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落地实施?
《规范》规定了川渝区域公共信息资源的标识分类、标识编码以及标识管理规则,适用于政务组织、非政务组织和居民公共信息资源的标识、确权、编目、注册、发布、查询、维护、管理和交易各环节,为川渝公共信息资源发放统一的“身份证”。这样既有助于确立数据要素的四级标识管理体系,又有利于川渝两地各类公共数据的管理流通。
据了解,省大数据中心将联合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同步组织推广公共信息资源标识工作的培训,深入实地指导数据要素平台建设,鼓励具有条件的市(州)、区(县)建设数据要素标识地市级平台和中心节点(枢纽)。
疫情暴发期间从武汉回到全国各地的人群多达500万,如今全国各地陆续复工,亦面临人流量巨大的返工潮,如此量级的人口流动数据无法通过传统技术手段妥善处理。运营商通过搜集的手机漫游信息,地图导航类App搜集用户的位置信息而形成的个人信息迁徙大数据,可以有效监测人口流动和分布。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研判各省疫情态势,对于确诊人员可以还原路径信息,还可以分析挖掘密切接触者,快速锁定“潜在传染源”。当在某地发现疑似患者或已被确诊的,可以根据用户的踪迹数据开发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同行自动通知系统,向有接触可能的用户提示感染风险。
物流信息数据的采集需要贯穿到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即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运输分销、零售直至末端最后一公里直达消费者的数据。通过共建共享物流行业大数据平台,改变数据资源匮乏的现状,事项多来源、多类型、大体量和综合性数据的搜集,有针对性地提升数据采集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针对物流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建立起疫情防控期间物流追踪系统,了解物资需求和运力,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资源调度,合理配置资源。
前不久,成渝企业登记档案“掌上”异地一键通查正式上线,这极大方便了企业用户。两地企业法定代表人只需要满足一地身份认证,需要手机登录“渝快办”,点击“重庆/成都企业档案查询”功能,就可以查询、下载本企业开业、变更、注销全程登记电子档案,无需在两地重复进行身份认证和现场办理,极大降低企业开展合作、投融资等经营活动的制度性成本。此举在全国区域合作中率先实现档案查询移动端两地通查,将惠及重庆、成都两地383万余户企业。
“渝快办”平台是近年来重庆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设计搭建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覆盖民政、人力社保、市场监管、税务、交通出行、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渝快办”平台实名认证用户数达到2500万,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99%,办理时间普遍压缩一半以上。
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城市大脑”已渐具雏型,“渝快办”、“渝快融”、“渝快政”等政务应用渐趋广泛,智慧交通、智慧小区、智慧城管、智慧公园等生活应用不断拓展,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已汇聚共享“,这些应用场景,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提供广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