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和行业驱动 “智慧城市”提档升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来到在渝中区,工作人员打开"渝中区基层智慧治理平台",人、房、地、事、物、组织等数据一目了然,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联动,做到“一屏观天下”“一网统管”。据介绍,针对基层信息“多次采集、重复上报”难点,平台通过“渝快政”APP形成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大大提升街镇社区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报表约1/3。经过多年发展,重庆政务信息化正由数字服务向数字赋能稳步迈进。
前不久,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数字政府、培育数字社会、健全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改革向各领域各方面延伸。目前来看,重庆在数字化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
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已经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目前,重庆市数据中心集群已具备9万个机架、45万台服务器的支撑能力。政务云的上云率是100%,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重庆还建成投用了中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点对点的中新国际数据通道,推动“云贵川桂”共建共享共用通道,同时,还是全国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之一。
此外,重庆在全国率先构建国家、市、区县三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实现数据贡献有10288类、开放5493类,在全国处于前列。我市还推动川渝公共数据平台跨区联通,实现了11892类数据跨省共享,311项公共服务互通互认,“川渝通办”每天平均要办件2万件以上。并且构建了以云计算、高性能计算、边缘计算为主体的多元化先进计算产业生态体系,中科曙光的先进计算中心、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新国际超算中心等一批项目已启动建设。
目前,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已建成1栋32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可容纳机架数324个。十堰“武当云”服务器于2022年8月投入运行,每天用电量约2500千瓦时,采用丹江口深层冷水作为数据中心机房降温冷却媒介,可每天节约空调制冷耗电量近1500千瓦时。
据悉,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6栋数据中心,1个展示中心,总机架数1万架,预估可容纳10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达产年产值17亿元,贡献税收2.21亿元,带动数据中心运维、相关数据增值等业务人员就业700人。当前,项目进行一期建设,投资约2.57亿元,建设两栋数据中心及配套供电供水设施,一期项目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其中,1号数据中心主要用于十堰市智慧城市定制服务,承载市政务、智能制造、城市大脑等数据。
由于医疗行业拥有大量的电子病历、病理分析报告、诊断与治愈方案等数据,此类数据可以极大地便利医生诊断和患者先行判断,因此医疗行业是大数据的沃土。如2018年7月颁布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责任单位在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共享、交换和销毁等环节中的职能定位。
此次疫情中,发热门诊接诊了大量就诊者,利用好此类数据可以提升诊断效率,并促进疫情的联防联治。首先,发热门诊可以搜集患者就诊信息,根据就诊患者来源、活动轨迹等信息确定密切接触者,预测就诊量趋势,合理分流诊断。其次,可以电子化记录患者病历、医疗方案、临床特点、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等内容,并将前述数据可视化处理,分析异同点,及时建立诊断数据库,为新冠肺炎诊治提供帮助。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就诊信息数据开发数据模型,建立疫情态势分析系统、疫情风险预报平台,为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提供大数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