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配送降本增效,送餐机器人受到大力欢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疫情之下,送餐机器人及其他无接触式的科技服务迅速发展。而在近期放开后,有部分餐厅反映,当前服务员为食客服务会存在一定风险,于是引用了送餐机器人上场救急,通过无接触服务来完成送物需求。如今,不少拥有连锁餐厅都开始打造智能化,从机器人送餐、智能化服务等多方面运用科技元素。对于餐厅来说,不仅可以节省人工成本,更重要的可以提升效率,并且更好、更安全的服务客人。
综合来看,疫情防控放开后,一方面是强劲的客流恢复,另一方面是感染人数上升导致的用工荒和原材料大幅上涨,送餐机器人能让各餐饮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3年送餐机器人销量增长可达2022年的150%~220%。擎朗智能深耕餐饮领域,为全球餐饮业提供最先进、安全、可靠的餐饮配送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推进餐饮服务机器人规模化普及。
36氪发布的《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赛道初创项目数量保持平稳,行业二八效应明显,头部企业持续获得资本支持。根据鲸准数据库,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共收录4653个机器人相关项目。其中,种子轮至A轮项目673个,A+轮至C轮项目172个,C+轮至Pre-IPO项目22个,战略投资与并购项目472个,未融资项目3254个。
根据IFR和中国电子学会提供的数据,2021年我国机器人行业总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39亿元,比2017年增长一倍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20.2%。从市场结构来看,工业机器人占比53%,服务机器人占比47%。
其中,属于服务机器人大类下的送餐机器人发展速度居前,根据餐饮大数据研究服务机构NCBD(餐宝典)此前的统计分析数据,2019年中国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只有2.2亿元,而2020年送餐机器人规模或达到12亿元左右,预计在2025年接近150亿元,届时送餐机器人在整体服务机器人市场中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1%左右上升至10%左右,增长9倍。
上海某小区的1400位居民的物资配送补给工作,都落在基层7名志愿者身上,任务重,不仅难以确保封闭时整个小区的物资补给,对人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单纯依靠人力,在这些场景中存在一定缺陷。因此,为了减轻人手工作量和病毒传染风险,提高配送效率,各种无人配送车、配送机器人也一起肩负起物资配送的任务。据报道,几十个人负责一个5000多户的小区A居民,每户居民必需品平均重量超过10斤,但由于小区面积大,来回一趟需要花上20分钟,工作量繁重又费时费力。而使用无接触配送机器人,就能将人手从这种高频、重复的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
在效率方面,送餐机器人拥有四层托盘,可同时进行不同餐桌配送,相比服务员效率明显提升,并且机器人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能够保持高效率工作,APP界面操作简单,可根据自己需求匹配相应模式,极大地方便用户使用。首次使用机器人时自动开启向导模式,无经验者也轻松操作,导航地图部署简单,自定义餐桌点位,依托锐曼机器人的自主调度系统,多台机器人可同时进行工作,不会造成过道拥堵,让送餐效率更高。
伴随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智慧升级,智能服务机器人爆发已经成为必然。加上疫情的影响,送餐机器人的无接触安全配送成为餐饮业刚需。据了解,“擎朗送餐机器人已经与海底捞、外婆家、广州酒家、全聚德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达成合作,在餐饮领域得到了高度认可。
对于经历了三年疫情的餐饮品牌而言,很多人都不愿意丢掉这块“肥肉”。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对仍奋力备战春节档的餐企而言,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人手不足的压力。送餐机器人无疑将会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