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了,工业机器人的路更好走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技术的加持,促进了传统机器人行业进入快速转型期。尽管受限于疫情等外生因素,在整体经济形势相对低迷的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在2022年仍然表现出较为强势的增长力,市场规模破1000亿,融资金额破3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00亿,融资金额接近200亿。同时,疫情的反复爆发催生了多领域对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力及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使得整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健康走势。
从技术和产品上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整机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丰富,产品质量日益优化,行业应用也在深入拓展。
在国际市场,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以实惠的价格、优秀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不断的进步中,但是和国际同行相比,差距依旧明显,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更无法相提并论。工业机器人很多核心技术当前的我们尚未掌握,国产机器人想要突出国际重围必须翻过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这三座大山。只有我们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有立足世界的资本。
机器人无疑是大赛道,不过2022年的机器人赛道,个中滋味可能只有从业者最清楚。
经历了两年多的狂欢,扫地机器人逐渐告别高增长,根据IDC预测,2022年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23.8%,市场压力陡增。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在2022年颇受瞩目,戴森、特斯拉、小米……大佬赶集式布局。不过,重磅亮相之后,两极化的市场反响、对商业前景的质疑,不绝于耳。
如果说扫地机器人代表现在,人形机器人代表未来,机器人真正进入、并良好融入我们的生活,会比想象中更快还是更慢?从现在到未来,还有哪些难题待解?
伴随着AI的发展,其实人类对机器人的感情,可谓是又慕又怕,人类既享受作为“造物者”的智力探索,又惧怕制造出有自主意识、不受人类控制,甚至反攻人类的恐怖对手。
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核心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之一,埃斯顿有5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如随着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增长,锂电制造的机器人需求激增,而这只是其中一个极为细分的应用场景。
得益于新能源对工业机器人驱动,2022年,埃斯顿所设定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1.6万台-1.8万台,2025年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5万台。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埃斯顿称:2022年四季度的交付预期会有较大的增加,一方面是部分订单由于疫情防控延迟到四季度交付;另一方面海外克鲁斯的供应链在逐步改善,有助于中国克鲁斯及时实现海外焊接机器人的进口,以完成国内订单的按时交付。
工业机器人应用到汽车生产线中,可以满足上千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及装配工作,生产线中可搭配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满足汽车生产线的智能化生产。
2022年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6万辆和23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2%和7.1%,同比均下降7.9%。2022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累计增速放缓,较1-10月分别收窄1.8和1.3个百分点。
2018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投融资事件有所减少,资本市场逐渐趋于理性,融资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一些优势的企业。2021年工业机器人领域投融资升温,投融资事件99起,投融资金额222.55亿元。2022年投融资事件92起,投融资金额190.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