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什么时候普及?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美国政府表示计划在年内把国内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降为零。这个计划的背景,则是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布,美国2016年上半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增长了10.4%。而自动驾驶被认为是实现这一计划的基石。
“这个自动驾驶技术到底什么时候能成熟?”谈起自动驾驶,这应该是公众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小伙伴们对汽车的要求和性能逐渐提高,对汽车的智能化也有所期待,比如自动驾驶汽车。什么是自驾?自动驾驶什么时候遍布全国?朋友们一定很好奇这个问题。接下来小编汽车给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动驾驶什么时候会遍布全国。
几年前,自动驾驶还是好莱坞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现在自动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除了朋友们熟悉的特斯拉和谷歌在研究自动驾驶,传统车企也纷纷布局自动驾驶领域。长安汽车与百度联合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将于年底上市,2020年量产;东风日产最近也宣布,将在不同环节将ProPILOT自动驾驶技术引入新车型。
但事实上,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主导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网络安全问题。相关专家代表,自动驾驶汽车在全国的普及,只有在相关技术、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同时也要有完善的办法消除安全疑问。
2015年,Jeep被远程劫持,影响了数百万辆切诺基汽车的召回,让朋友们意识到汽车也可能被黑客攻击。
高德地图副总裁(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董振宁指出,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实现人、车、路的有机协同。未来,除了单车可以自动驾驶,整个云城出行系统,包括道路、行人,基本都会接入大数据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一个节点被入侵,基本上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出行系统的瘫痪。互联网在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创造福音的同时,也可以充当恶魔,带来巨大的威胁。
根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数据,预计2030年销售的新车中将有高达15%是完全自动驾驶汽车。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的迭代升级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开发问题。面对自动驾驶技术不成熟的部分,甚至有网友调侃,如果黑客入侵,电影《速度与激情8》中的汽车僵尸大军可能会发生在现实日常生活中。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在技术上已经投入了很多。除了传统汽车公司,许多IT巨头也参与了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今年7月,微软携手百度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微软副总裁Dallas提到,如果能够应用人工智能云和深度神经网络(DNN)技术,可以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让自动驾驶汽车更加安全。
对于自动驾驶行业未来的发展,国内与国外均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划。
2018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自动驾驶时间进度表。按照规划,2020年将实现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在城市中心区域实现低速自动驾驶,2030年普及完全自动驾驶。
国内层面,我国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指出,到2020年,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将达50%;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将达约15%;到2030年,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将近10%。
不过,自动驾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横亘在完全自动驾驶路上的尚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层面,目前实现自动驾驶主要依靠“感知-决策-执行”的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满足视觉感知高精度的需求,提高自动驾驶汽车面对复杂交通环境时的决策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深度学习在算法和样本量足够的情况下,视觉感知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9%以上,而传统视觉算法的检测精度极限在93%左右,人感知的准确率一般是95%左右。
换言之,样本数据越多,识别的精度就越高,样本的数量是影响深度学习精度重要的一个因素。
然而,与取得阶段性成熟的算法、算力相比,基础数据服务行业的发展略有滞后,高质量、场景化、精细化的标注数据集较为欠缺,行业内部缺少像曼孚科技这样专业的数据服务供应商。在某种程度上,高质量标注数据集的欠缺,已成为阻碍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研经济研究院、百度联合发布《中国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全球“智能革命”中,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部门,需要“先行一步”提升效率和效益。当前,我国汽车制造、集成电路产业链仍处于后发追赶阶段,未来要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自主可控,智能交通是近在眼前、必须抢抓的重要制高点。
报告认为,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市场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正向世界汽车强国迈进。这也意味着我国发展智能交通可以借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造平台经济,用平台构建市场、扩大需求,用市场吸引技术、集聚要素,从而转化形成整个产业生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报告建议,在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生态的构建中,要发挥自动驾驶技术平台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我国智能交通龙头企业、技术体系“走出去”发展。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制造业产业体系优势、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完整性优势结合起来,构成我国智能交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优势。积极倡导“全球智联、中国方案”。
报告提到,要引导社会公众形成“自动驾驶不等于绝对安全、零事故”的观念,对于自动驾驶发生的事故,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和理性的舆论引导,强调“看长周期表现、用大数据说话”,而不以个案判定一款产品、一家企业、一套技术的安全属性。
报告预计,得益于5G、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我国智能交通将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到2035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将保持全球领先水平。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居于汽车生产销售主导地位,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高水平自动驾驶服务基本普及,大城市交通拥堵得以根本缓解等。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表示,随着前沿科技与交通的深度融合,智能交通跃上新的发展快车道。这将为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交通发展模式绿色化,交通运行自动化和交通出行人性化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并给社会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
此外,百度智能交通主任架构师张海林表示,通过聚焦自主可控技术亮点,促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大数据、高精度地图、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企业与交通产业聚变,助力数字交通“十四五”建设,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