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是什么意思?什么叫OLED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LED)。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LED)。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
1、真正能发挥OLED技术优势,仍以AMOLED应用为主PMOLED在其元件的结构组成方面,较AMOLED更为简单,具备大量生产压低成本的制造优势,也是OLED用于显示应用最早量产的产品形态。PMOLED适用于移动电话的显示屏幕应用,在讯息显示量不高的小型面板应用尤其适合,量产成本也相对低许多。但在主应用产品越趋转向高彩、大尺寸、快速显示的应用方向时,PMOLED在技术条件明显无法应付新需求。但真正能发挥OLED技术优势,仍是AMOLED应用为主,尤其用于显示器应用领域。 [3] 2、可挠式AMOLED得以应用AMOLED由于结构具备可挠特性,因此也具备导入e-ink电子纸应用的条件,例如,Sony就开发出采用AMOLED构造的可挠式显示器(Flexible Plastic Substrate),其制法是将AMOLED结构制作于塑料薄膜上,克服以往AMOLED需高温制程可能会造成塑料基底的变形问题。在Sony的制法中,可挠式的OLED面板制程可全程控制在180℃以下。 [3] 针对可挠性OLED的原型开发,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University;ASU)也开发出4寸大小的AMOLED显示器,目前已具备QVGA显示分辨率。由ASU发展的可挠设计原型使用杜邦Teijin热稳定聚乙烯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材料,与Sony同样以低于180℃制程制作,整合于非晶矽TFT背板。
oled是什么意思?什么叫OLED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继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新一代之平面显示器技术。其具备有构造简单、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1987年,美国Kodak公司邓青云(C.W. Tang)博士等人,将OLED组件及基本之材料确立[1]。1996年,日本Pioneer公司成为第一家将此技术量产化之公司,并将OLED面板搭配於其所生产之车用音响显示器。近年来,由於其前景看好,日本、美国、欧洲、台湾及韩国之研发团队如雨後春笋般相继成立,导致了有机发光材料日益成熟,设备厂商蓬勃发展,以及相继工艺技术不断之演进。
然而,OLED技术于原理及工艺上,与目前发展成熟之半导体、LCD、CD-R甚或LED产业虽有相关,但却有其独特know-how之处;因此,OLED量产化仍有许多瓶颈。台湾铼宝科技公司系由1997年开始研发OLED之相关技术,于2000年成功量产OLED面板,成为继日本东北先锋後,全世界第二家量产OLED之面板公司;而2002年,更陆续外销出货单彩(mono-color)及区域多彩(area-color)面板如图一所示,并提升良率及产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OLED面板供应商。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的元件。它可以以低功耗产生出具有高
由於OLED工艺中,有机膜层之厚度将影响元件特性甚钜,一般而言,膜厚误差必须小於5纳米,为名符其实之纳米科技。举例来说,TFT-LCD平面显示器之第三代基板尺寸,一般定义为550mm x 650mm,在此尺寸之基板上,欲控制如此精准之膜厚,有其困难性,也因此限制了OLED在大面积基板之工艺,和大面积面板之应用。目前而言,OLED之应用主要为较小之单色(mono-color)及区域多彩(area-color)显示器面板,如:手机主萤幕、手机副萤幕、游戏机显示器、车用音响萤幕及个人数位助理(PDA)显示器。由於OLED全彩化之量产工艺尚未臻至成熟,小尺寸之全彩OLED产品预计於2002年下半年以後才会陆续上市。由於OLED为自发光显示器,相较於同等级之全彩LCD显示器,其视觉表现极为优异,有机会直接切入全彩小尺寸高档产品,如:数码相机和掌上型VCD(或DVD)播放器,至於大型面板(13寸以上)方面,虽有研发团队展示样品,但量产技术仍尚待开发。
OLED 因发光材料的不同,一般可分小分子(通常称OLED)及高分子(通常称PLED)两种,技术的授权分别为美国的Eastman Kodak(柯达)和英国的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铼宝科技公司是少数同时发展OLED和PLED的公司。在本文中,主要介绍小分子OLED,首先将会介绍OLED原理,其次介绍相关关键工艺,最後会介绍目前OLED技术发展之方向。
OLED之原理
OLED组件系由n型有机材料、p型有机材料、阴极金属及阳极金属所构成。电子(空穴)由阴极(阳极)注入,经过n型(p型)有机材料传导至发光层(一般为n型材料),经由再结合而放光。一般而言,OLED元件制作的玻璃基板上先溅镀ITO作为阳极,再以真空热蒸镀之方式,依序镀上p型和n型有机材料,及低功函数之金属阴极。由於有机材料易与水气或氧气作用,产生暗点(Dark spot)而使元件不发亮。因此此元件於真空镀膜完毕後,必须於无水气及氧气之环境下进行封装工艺。
在阴极金属与阳极ITO之间,目前广为应用的元件结构一般而言可分为5层。如图二所示,从靠近ITO侧依序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就OLED组件演进历史中,1987年Kodak首次发表之OLED组件,系由两层有机材料所构成,分别为空穴传输层及电子传输层。其中空穴传输层为p型之有机材料,其特性为具有较高之空穴迁移率,且其最高占据之分子轨域(Highest occupied molecule orbital,HOMO)与ITO较接近,可使空穴由ITO注入有机层之能障降低。
而至於电子传输层,系为n型之有机材料,其特性为具有较高之电子迁移率,当电子由电子传输层至空穴电子传输层介面时,由於电子传输层之最低非占据分子轨域(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e orbital,LUMO)较空穴传输层之LUMO高出甚多,电子不易跨越此一能障进入空穴传输层,遂被阻挡於此介面。此时空穴由空穴传输层传至介面附近与电子再结合而产生激子(Exciton),而Exciton会以放光及非放光之形式进行能量释放。以一般萤光(Fluorescence)材料系统而言,由选择率(Selection rule)之计算仅得25%之电子空穴对系以放光之形式做再结合,其余75%之能量则以放热之形式散逸。近年来,正积极被开发磷光(Phosphorescence)材料成为新一代的OLED材料[2],此类材料可打破选择率之限制,以提高内部量子效率至接近100%。
在两层元件中,n型有机材料-即电子传输层-亦同时被当作发光层,其发光波长系由HOMO及LUMO之能量差所决定。然而,好的电子传输层-即电子迁移率高之材料-并不一定为放光效率佳之材料,因此目前一般之做法,系将高萤光度的有机色料,掺杂(Doped)於电子传输层中靠近空穴传输层之部分,又称为发光层[3],其体积比约为1%至3%。掺杂技术开发系用於增强原材料之萤光量子吸收率的重点技术,一般所选择的材料为萤光量子吸收率高的染料(Dye)。由於有机染料之发展源自於1970至1980年代染料雷射,因此材料系统齐全,发光波长可涵盖整个可见光区。在OLED组件中掺杂之有机染料,能带较差,一般而言小於其宿主(Host)之能带,以利exciton由host至掺杂物(Dopant)之能量转移。然而,由於dopant能带较小,而在电性上系扮演陷阱(trap)之角色,因此,掺杂层太厚将会使驱动电压上升;但若太薄,则能量由host转移至dopant之比例将会变差,因此,此层厚度必须最佳化。
阴极之金属材料,传统上系使用低功函数之金属材料(或合金),如镁合金,以利电子由阴极注入至电子传输层,此外一种普遍之做法,系导入一层电子注入层,其构成为一极薄之低功函数金属卤化物或氧化物,如LiF或Li2O,此可大幅降低阴极与电子传输层之能障[4],降低驱动电压。
由於空穴传输层材料之HOMO值与ITO仍有差距,此外ITO阳极在长时间操作後,有可能释放出氧气,并破坏有机层产生暗点。故在ITO及空穴传输层之间,插入一空穴注入层,其HOMO值恰介於ITO及空穴传输层之间,有利於空穴注入OLED元件,且其薄膜之特性可阻隔ITO中之氧气进入OLED元件,以延长元件寿命。
色彩密度、高发光亮度、高视角和高动态范围的高分辨率图像,并不断提升。
OLED是一种激发态发光的精密半导体元件,可将电能转化为可见的光能。它是由构成的基本有机元件的发光单元堆
1、OLED屏的意思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
2、OLED技术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研究,索尼、三星和LG在21世纪开始大规模生产。它们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不同类型产品。前者具有自发光、视角宽、对比度高、功耗低、反应速率高、色彩饱满、工艺简单等优点。
3、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点,它使用非常薄的有机涂层和玻璃基板。当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会发光。此外OLED显示屏具有较大的可视角度,可以节省电能。
叠而成的。电子将从正极传输到OLED的电极层,触发光子的发射,形成视觉画面,然后通过背景照明产生出
OLED已经占领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屏和电视屏是最常见的,还有可穿戴设备、汽车显示、虚拟现实,甚至照明设备都可以看到OLED的身影。OLED就是自发光显示屏,由于不需要液晶和背光源,无漏光、可呈现纯粹的黑色,并且在任何角度观看都不会有色变,可呈现完美画质。此外还能实现轻薄设计。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OLED技术发展(15张)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在OLED的二大技术体系中,低分子OLED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机的所谓OEL就是这个体系,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公司CDT掌握,两者相比PLED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困难。而低分子OLED则较易彩色化。
OLED的优点是厚度小,重量轻;抗震性能更好,不怕摔;可视角度大,即使在很大的视角下观看,画面仍然不失真;响应时间短;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发光效率更高,能耗比LCD要低;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能弯曲的柔软显示器。
OLED的缺点是寿命较LCD要短;不能实现大尺寸屏幕的量产,因此目前只适用于便携类的数码类产品;存在色彩纯度不够的问题,不容易显示出鲜艳、浓郁的色彩。
OLED有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积小、能耗低、显示性能好。它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和快速响应时间特点,是一种高性能显示装置。它不受Magnetic Resonance(MR)水平受影响,可以避免抖动和闪烁,能有效改善画面质量。另外,OLED也不会产生辐射,使得它更加安全。
正因为具有这些优点,目前OLED科技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如液晶显示屏,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上。甚至,在后屏技术的领域中也取得了成功,并向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画面。
总体而言,OLED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电子行业的日益发展,OLED技术将获得更多的发展和应用,帮助消费者获得更优质的观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