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无人机用于救援工作中,有哪些好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之一就是在救援工作中的应用。无人机由于其在搜救方面的出色表现和独特的优势,在各种突发事故和安全隐患的现场,在执行巡逻、探测、现场救援指挥等任务中大放异彩。无人机可以在救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将无人机用于救援工作中的好处。
一、快速响应
在救援工作中,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无人机可以快速响应,到达事故现场并提供实时的图像和视频,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了解事故现场的情况。这样,救援人员可以更快地做出决策,采取更有效的救援措施。
二、提高效率
无人机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大面积的区域,提高救援效率。例如,在大规模自然灾害中,无人机可以快速扫描整个灾区,帮助救援人员找到被困者的位置。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搭载药品、食品和水等物资,将这些物资快速送到被困者手中,提高救援效率。
三、降低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救援人员可能会面临危险的情况,例如在山区、海岸线或火灾现场等。无人机可以在这些危险的地方代替救援人员执行任务,降低救援人员的风险。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在危险的环境中提供实时的图像和视频,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了解事故现场的情况,制定更好的救援计划。
四、多功能性
无人机可以根据不同的救援任务进行不同的配置。例如,在火灾救援中,无人机可以搭载红外线摄像头,帮助救援人员找到火源。在水上救援中,无人机可以搭载潜水器,帮助救援人员找到被困者。在地震救援中,无人机可以搭载地震探测器,帮助救援人员找到被埋的人员。无人机的多功能性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完成任务。
五、成本效益
与传统的救援方法相比,无人机的成本更低。无人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任务,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在救援任务完成后进行维护和修理,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成本效益。
无人机第一次在中国的救援工作中使用是在2008年的冰冻灾害中,同年的汶川地震中,无人机在地震救援工作中作为航拍使用。近年来,无人机已经应用于各种灾害的现场,为灾害救援工作提供了非常可靠的相关信息。
2008年汶川地震,主要道路损毁严重,对外通讯和交通瞬间中断。救援人员无法进入灾区,情况不明。当时国家有关部门调集了多颗卫星和航测飞机对灾区进行航空遥感拍照。但由于四川天气恶劣(多雾多雨)和地形条件恶劣(山高林密),无法进行航拍,震区情况未能及时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无人机遥感航拍成为当时最有效的手段,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并派出了几支无人机队伍。
火灾发生后的前6分钟是最佳灭火时机,而黄金时间仅为30秒,响应速度快对消防队伍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能力。然而,灾后受山区地形环境、城市交通等制约,如何辅助救援人员或消防车辆第一时间抵达火灾现场,巡查灾况,遏制火势蔓延,无人机给出了新的答案。
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的优势在于部署时间快、飞行速度快、姿态稳定、续航时间久,保证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同时搭载可见光、红光、激光测距等光电吊舱,还可以执行巡查、监控等任务,辅助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角优势,采集现场气体、温度、图像等信息,快速获取现场态势;将实时画面回传,为后方指挥部队提供实时的火情数据,辅助决策,提高灭火效率。
总之,将无人机用于救援工作中,可以提高救援效率,降低风险,提高成本效益。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救援工作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