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卓力50周年,持续加大对中国投资和布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年是儒卓力成立50周年,这家德国私人家族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经历了几番半导体产业周期,见证了一波又一波的市场兴衰。
1972年的奥运会和1974年的足球世界杯,让彩色电视机在德国变得越来越流行。而赫尔穆特·鲁德尔 (Helmut Rudel)也就是在这两次赛事之间的1973年,于德国伊斯普林根的一个车库中创建了儒卓力(Rutronik),专注于无源器件的分销业务。此后儒卓力一路乘着70年底彩色电视发展、80年代个人电脑数字化设备发展、90年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2000年代智能手机的发展、2010年代开始的智能化移动出行发展,直至今天的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发展成为了欧洲最大的电子元件综合分销商之一,2022 年销售额将达到 12.8 亿欧元。
而2023年作为儒卓力的50周年,也会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影响到儒卓力下一个50年的发展,确保其具有长足的竞争力。近日在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儒卓力大中华区市场营销总监CC Lim,他针对儒卓力的未来发展布局进行了分享。
大力发展中国本土demand-creation
在早期儒卓力来到中国,是跟随欧洲来中国的客户,为他们服务。而至今儒卓力在中国的业务营收已经超过了1亿,下一步是将要重点发力在中国的demand creation的业务增长。因此在之前深圳、上海、成都和天津四个办事处的基础上,儒卓力近年来又新设立了厦门和南京办事处,宁波办事处也在筹备中。
另一个近两年来大的变化来自组织架构的调整。作为一家德国家族企业,之前类似于中央集权的组织架构,德国本部管控的事情比较多。而现在已经划分为了东南西北、德国、美国、中国和东南亚八个大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负责人。从中央集权到现在的分布式的管理,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将更方便中国区进行本地的业务开展。
另一个大的变化是目前在上海儒卓力也设立了一个人民币仓库,方便与人民币交易的客户进行合作。
据CC介绍,儒卓力在德国做很多的demand-creation,但在中国这方面的知名度不算太高。而近年来,儒卓力也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在中国的市场策略叫做go to market strategy,专注在汽车、工业、IoT几大领域,在这几大领域,儒卓力都有代理非常强势的市场领先的品牌合作。产品策略简称叫做PPSW,即Power(电源)、Passive(无源器件)、Sensor(传感器)和Wireless(无线)。
儒卓力的FAE和营销资源就专注于在这四大领域,像英飞凌、罗姆、Vishay、Nordic、国巨等,都是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的原厂,儒卓力都和他们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并且能够深刻理解他们的产品,把他们的产品做成方案推到合适的客户应用上。
布局不同层次系统方案能力
除了组织架构上的调整,以及对于中国的本土化投入加大外,儒卓力还重点发力解决方案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CC表示,儒卓力提供的叫做RSS(Rutronik System Solution),成立大概两年的时间。
儒卓力的解决方案分为基础层面、设计层面、先进和研究四个层面,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其中设计层面的包括基于infineon产品设计的BMS方案,基于Nordic的产品设计的蓝牙连接的方案,以及基于ams OSRAM设计的ToF方案等等。在先进设计层面,围绕市场热门应用方向,推出了一系列汽车、IoT的应用方案。而在最高的研究层面,儒卓力有创新的HESS的方案、Insect Care方案等。
据CC分享,通过Solution的方式去推广,可以将主芯片之外的其余的90%的芯片都用有代理权的产品来组成,这样就能够帮助代理厂商实现更大的销售机会。
在方案的定义和选择上,儒卓力更多是跟进原厂的反馈。据CC介绍,原厂会有更多的资源,更了解来自客户的应用层面的需求。“例如像英飞凌,他们在应用方向上的策略,会影响到我们在做方案时候的选择和决定。”原厂专注的目标应用,也就是儒卓力在做解决方案时的方向。
针对未来市场行情前景,CC认为目前市场需求预期并不明朗,但已经基本到了谷底,尤其是被动器件已经基本到了谷底,无源器件应该是比较早会最先恢复的。
20230728_64c3756a6f8d8__儒卓力50周年,持续加大对中国投资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