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串激电机?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串激电机是一种交、直流两用的电动机,它主要由定子、转子及支架三部分组成。定子由凸极铁心和励磁绕组组成,转子由隐极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及转轴等组成。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之间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形成串联回路。
串激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当电流从左侧的线圈进入,经过转子绕组,从右侧的线圈流出。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定子绕组会产生一个方向从图中N到S的磁场,因为电流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磁场的方向也是固定的。同时,通入电流的转子绕组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可以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来。在N极和S极范围内的线圈受到力的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电磁力矩会使转子开始转动。电磁力加上惯性的作用,转子转动半周以后,因为换向器的存在,流入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会发生变化,使其在N和S范围内受力的方向不变,转子就会一直转动下去。这就是串激电机的工作原理。
串激电机具有一些优点。例如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快速响应和稳定可靠等优点,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矩控制,为各种机械设备提供精准、稳定、可靠的驱动方式。此外,它的调速性能好,可以通过改变电枢电压或励磁电流来实现调速,调速范围广,平滑度高。同时,串激电机还具有较高的启动转矩和较大的调速范围,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等领域。
串激电机的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 定子部分:定子铁心通常由硅钢片叠成,并装有三相绕组。当直流电源接入绕组后,会产生一个固定的磁场。这个磁场是由励磁绕组产生的,用于驱动转子旋转。
2. 转子部分:转子由导磁材料制成,转子上通常装有笼型绕组或鼠笼型绕组。这个绕组与定子的励磁绕组相互作用,开始旋转。
3. 电枢绕组和换向器:电枢绕组是电机中的重要部分,它与电源相连,产生电流并形成磁场。换向器则是由许多铜片组成,用于连接电枢绕组和电源,同时控制电流的方向。
4. 支架:支架是整个电机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定子和转子。
串激电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速:
调节电源电压: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降低电源电压可以减小电机的转速,增加电源电压可以提高电机的转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源电压的波动会影响电机的调速精度。
调节磁通量:通过改变励磁电流可以改变磁通量,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增加励磁电流可以增强磁通量,提高电机的转速,反之则可以降低电机的转速。
改变电枢电压:通过改变电枢电压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增加电枢电压可以提高电机的转速,降低电枢电压可以降低电机的转速。这种方式调速精度较高,但需要注意电源电压的波动会影响调速效果。
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改变电机的平均电压,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这种方式既可以实现宽范围调速,又可以有效抑制电流谐波,提高电机效率。
采用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高精度、高动态性能的调速控制。
串激电机在结构方面的创新改进方式有以下几种:
优化定子和转子的设计:通过改变定子和转子的结构,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例如,可以改变定子铁心的形状和材料,以优化励磁绕组的磁场分布,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同时,可以优化转子铁心的形状和材料,以减小电机的转动惯量和提高电机的响应速度。
增加散热装置:由于串激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因此增加散热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机温度,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和寿命。例如,可以在电机外部增加散热片或散热器,或者在电机内部增加冷却通道,以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
采用新型材料:采用新型的材料可以改善串激电机的性能和效率。例如,采用高导磁材料可以改善励磁绕组的磁场分布,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同时,采用轻量化材料可以减小电机的重量和转动惯量,提高电机的响应速度。
增加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通过增加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运行。例如,可以添加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来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可以添加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来精确控制电机的位置和运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