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内聚低耦合是什么意思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工程中的概念,主要用于判断软件设计的好坏,主要是面向对象的设计。
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高内聚是指将系统中相关的功能或模块组织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个紧密耦合的单元,该单元内部的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协同完成一定的功能。高内聚的模块在内部紧密配合,对外部模块的影响和干扰相对较小,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减少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
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低耦合则是指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之间的耦合度尽可能地低,每个模块之间的关联程度尽量小。低耦合的目的是减少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得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测试和维护,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高内聚低耦合的目的是使程序模块的可重用性、移植性大大增强,同时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软件设计中,高内聚低耦合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有助于减少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从而使得软件更加健壮、可扩展和可维护。
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工程中的概念,主要用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是判断设计好坏的标准。这一原则要求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内聚
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之间关联性的紧密程度。一个高内聚的模块应该只做一件事,即它应该恰好完成一项任务。高内聚有助于提高模块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因为每个模块都专注于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高内聚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功能性内聚:模块内的所有功能都紧密相关,并且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2. 顺序性内聚:模块内的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通常通过顺序、循环或选择结构组织。
3. 通信性内聚: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耦合
耦合是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连接的紧密程度。耦合的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低耦合意味着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较少,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测试和维护。
耦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无直接耦合: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2. 数据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简单数据参数(不是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的。
3. 标记耦合: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信息,就是标记耦合。
目的和优势
高内聚低耦合的目的是使程序模块的可重用性、移植性大大增强。通过减少模块间的耦合度,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当某个模块需要修改或替换时,低耦合的设计可以减少对其他模块的影响,从而降低系统整体的改动风险。
高内聚低耦合与低内聚高耦合在软件设计中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模块间的依赖性和功能性上。
1. 依赖性:
1. 高内聚低耦合:各个模块之间的依赖性较小,模块间的接口简单清晰。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地完成特定的功能,模块间的交互尽可能少,使得系统更加灵活,易于维护和扩展。
2. 低内聚高耦合:各个模块之间的依赖性较强,模块间的接口复杂。一个模块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多个模块,导致系统的维护和扩展变得困难。
2. 功能性:
1. 高内聚:模块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关联性较强,每个模块都专注于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2. 低内聚:模块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一个模块可能包含多个不相关的功能。这样的设计会降低系统的清晰度和可维护性,使得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
总结来说,高内聚低耦合是一种理想的软件设计原则,它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而低内聚高耦合则可能导致系统变得复杂、难以维护和扩展。因此,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将系统划分为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减少模块间的依赖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