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愿进厂“打螺丝”?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几年,招工难已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电子制造业领域,缺工现象更是十分普遍。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工厂?
或许你会说,是工厂里单调乏味的工作内容,让年轻人失去了兴趣。的确,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操作,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机器,这对于追求新鲜刺激、渴望实现个人价值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他们更向往的是充满创意与激情的工作环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力输出。
又或者你会说,是工厂里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让年轻人望而却步。在物价飞涨、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仅仅依靠进厂打工的收入,很难满足年轻人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生存,更是生活质量的提升。
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社会对于职业选择的观念转变。在过去,进厂打工或许是一种稳定且体面的工作,但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化。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发挥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领域,而不仅仅是作为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但不论是哪种原因,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毕竟,年轻人的选择,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更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他们的去与留,将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那么,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资料图)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委邵驰,就针对“年轻人不愿进工厂”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在调查中,邵驰发现,当前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情况;而年轻人就业脱实向虚,对技术的追求缺乏热情。另外,由于职业教育吸引力不高、校企合作不协调、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技能型人才收入偏低、分配制度不合理等多个因素,均造成了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生产需求脱节,且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产业界的需求。
另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总量为6191.7万人,而人才需求缺口为2985.7万人。眼下,解决“年轻人不愿进工厂”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
邵驰表示,技能型人才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他将提案建议加快推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相关新闻报道)
邵驰提出,要推动实现普职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构建“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体系,让进入职业技能领域的年轻人同样有职业发展空间。“全国范围内应尽快推进职业本科建设,打通工程硕士、工程博士通道,使技能人才也有学历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通道。”
邵驰还建议,组织各方应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加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宣传力度,尤其是技能人才和工匠精神的宣传,大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总之,缺工现象已成为当前制造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年轻人对于制造业工作的态度和认知,也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我们需要通过改善制造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待遇以及加强文化宣传等方面出发,打破这一僵局,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