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入门基础之UART串口通信设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串口通信是FPGA设计中常见的通信方式之一。本文将介绍FPGA入门基础中的UART串口通信设计,并附上相应的代码示例。
一、UART串口通信概述
UART串口通信是一种异步串行通信方式,通过一对传输线(TX和RX)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在UART通信中,数据以字节为单位进行传输,每个字节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起始位为低电平,用于标识一个字节的开始;数据位通常为8位,表示实际传输的数据;校验位用于数据校验,可以选择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停止位为高电平,用于标识一个字节的结束。
二、FPGA中的UART串口通信设计
在FPGA中实现UART串口通信,我们需要设计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模块的设计过程。
1. 发送模块设计
发送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将FPGA内部的数据以UART格式发送出去。设计步骤如下:
(1)配置串行通信参数:确定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
(2)设计数据缓冲区:使用FPGA内部的Block RAM或FIFO(先进先出)缓冲区来存储要发送的数据。
(3)生成波特率时钟:根据配置的波特率,使用FPGA内部的计数器和时钟分频器生成相应的时钟信号。
(4)串行化数据:从数据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并按照UART格式将其转换为串行比特流。
(5)发送数据:将串行比特流通过TX线发送出去。
以下是发送模块的部分伪代码示例:
verilog复制代码
// 伪代码,仅用于说明设计思路
// 配置参数
parameter BAUD_RATE = 9600;
parameter DATA_BITS = 8;
parameter STOP_BITS = 1;
// ...(其他参数配置)
// 波特率时钟生成
// ...(使用计数器和时钟分频器生成波特率时钟)
// 数据发送
always @(posedge uart_tx_clk) begin
if (start_bit) begin
// 发送起始位
tx_line <= 0;
// ...(等待一个波特率时钟周期)
start_bit <= 0; // 清除起始位标志
end else if (data_index < DATA_BITS) begin
// 发送数据位
tx_line <= data_buffer[data_index];
// ...(等待一个波特率时钟周期)
data_index <= data_index + 1;
end else if (parity_enable) begin
// 发送校验位(如果启用)
// ...(计算校验位并发送)
end else begin
// 发送停止位
tx_line <= 1;
// ...(等待停止位时间)
// 发送完成处理(如重置计数器、标志位等)
end
end
2. 接收模块设计
接收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从RX线接收UART格式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FPGA内部可处理的数据格式。设计步骤与发送模块类似,但需要考虑数据的同步和校验等问题。以下是接收模块的部分伪代码示例:
verilog复制代码
// 伪代码,仅用于说明设计思路
// ...(配置参数、生成波特率时钟等步骤与发送模块相同)
// 数据接收
always @(posedge uart_rx_clk) begin
if (sync_detected) begin
// 检测到同步信号(起始位)
// ...(初始化接收状态机、数据缓冲区等)
end else if (in_data_bit) begin
// 接收数据位
rx_data_buffer[data_index] <= rx_line;
// ...(等待一个波特率时钟周期)
data_index <= data_index + 1;
// 检查是否接收完所有数据位
if (data_index == DATA_BITS) begin
// 接收完成,处理校验位、停止位等
// ...(根据校验位检查结果设置错误标志位)
// ...(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data_index <= 0; // 重置数据位索引
end
end
// ...(处理校验位、停止位等逻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