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inx FPGA DDR3设计之DDR3基础扫盲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DDR3,全称double-data-rate 3 synchronous dynamic RAM,即第三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3的设计特点包括:
1. 同步性:DDR3数据的读取和写入都是按时钟信号同步进行的,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动态性:DDR3中的数据掉电后无法保存,需要周期性的刷新操作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3. 随机存取:DDR3支持随机访问任意地址的数据,提高了数据访问的灵活性。
4. 双倍数据速率:DDR3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了双倍的数据传输速率。
二、DDR3的内部结构
DDR3的内部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存储阵列,类似于一张二维表格。数据在这个阵列中以行(Row)和列(Column)的方式进行组织和存储。此外,DDR3还有Bank的概念,一个Bank可以理解为一个独立的存储区域,由多个行和列组成。DDR3内存芯片通常都是多Bank设计,例如常见的8个Bank。
三、DDR3的地址与容量
DDR3的地址系统由Bank地址、行地址和列地址组成。通过这三个地址的组合,可以精确地定位到DDR3内存中的任意一个存储单元。DDR3的容量计算基于Bank、行和列的位数。例如,如果Bank地址线位宽为3,行地址线位宽为13,列地址线位宽为10,那么DDR3的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text{容量} = 2^{\text{Bank位数}} \times 2^{\text{行位数}} \times 2^{\text{列位数}} \times \text{数据线位数} ]
假设数据线位数为16(即16位数据总线),那么上述配置下的DDR3容量为1G bit(或128M Byte)。
四、DDR3的管脚与信号
DDR3的管脚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数据组、地址组、控制组和电源组四大类型。
1. 数据组:包括DQ[15:0]、UDQS/UDQS#、LDQS/LDQS#、UDM、LDM等管脚,用于数据的传输和同步。
2. 地址组:包括BA[2:0]、A[14:0]等管脚,用于指定DDR3内存中的地址。
3. 控制组:包括CK/CK#、CKE、CS#、RAS#、CAS#、WE#、RESET#、ODT、ZQ#等管脚,用于控制DDR3的读写操作和其他功能。
4. 电源组:包括VDD、VDDQ、VREFCA、VREFDQ等管脚,用于为DDR3提供电源和参考电压。
五、DDR3的预读取与突发长度
DDR3采用了8位预读取技术,这意味着在一个核心时钟周期内,DDR3可以从一个存储单元中并行读取8个数据。由于DDR3的时钟引脚频率是核心时钟频率的四倍,因此在一个核心时钟周期内可以将这8个数据通过数据引脚传输出去。DDR3的突发长度固定为8,意味着在一次访问中可以连续传输8个数据。
总结:以上是对Xilinx FPGA DDR3设计中DDR3基础的简要介绍,包括DDR3的特点、内部结构、地址与容量、管脚与信号以及预读取与突发长度等方面。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设计基于Xilinx FPGA的DDR3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