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一、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可控整流电路的作用是把交流电变换为电压值可以调节的直流电。图1所示为单相半控桥式整流实验电路。主电路由负载RL(灯炮)和晶闸管T1组成,触发电路为单结晶体管T2及一些阻容元件构成的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改变晶闸管T1的导通角,便可调节主电路的可控输出整流电压(或电流)的数值,这点可由灯炮负载的亮度变化看出。晶闸管导通角的大小决定于触发脉冲的频率f,由公式
图1单相半控桥式整流实验电路
可知,当单结晶体管的分压比η(一般在0.5~0.8之间)及电容C值固定时,则频率f大小由R决定,因此,通过调节电位器Rw,使可以改变触发脉冲频率,主电路的输出电压也随之改变,从而达到可控调压的目的。
用万用电表的电阻档(或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可以对单结晶体管和晶闸管进行简易测试。
图2为单结晶体管BT33管脚排列、结构图及电路符号。好的单结晶体管PN结正向电阻REB1、REB2均较小,且REB1稍大于REB2,PN结的反向电阻RB1E、RB2E均应很大,根据所测阻值,即可判断出各管脚及管子的质量优劣。
图2单结晶体管BT33管脚排列、结构图及电路符号
图3为晶闸管3CT3A管脚排列、结构图及电路符号。晶闸管阳极(A)—阴极(K)及阳极(A)—门极(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RAK、RKA、RAG、RGA均应很大,而G—K之间为一个PN结,PN结正向电阻应较小,反向电阻应很大。
图3晶闸管管脚排列、结构图及电路符号
二、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
下面是其工作原理的简要描述:
晶闸管构成:晶闸管由四个半导体层(P-N-P-N)组成,具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门极(G)。
触发控制:晶闸管需要一个触发脉冲信号来导通。通过施加正向的脉冲信号到门极,使得晶闸管的两个PN结加正向偏置,进入导通状态。
导通和关断过程:一旦晶闸管被触发导通,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将持续流动直到电流降至或接近零点穿越时。在这之后,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直到再次触发。
可控整流功能:当晶闸管导通时,在交流电源的正半周期内,晶闸管可用作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而在交流电源的负半周期内,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
控制电压和电流:晶闸管的导通和关断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来实现,从而调整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晶闸管在导通状态具有低压降和较高的电流承受能力,但一旦触发导通,无法被外部控制立即关断,只能等待电流降至零点穿越时才会自动关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合理设计和控制触发脉冲信号,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以上便是小编此次想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有关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的内容,如果你对本文内容感到满意,不妨持续关注我们网站哟。最后,十分感谢大家的阅读,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