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C 设计,第 1 部分:实时时钟在自动化、物联网应用中仍然很重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实时时钟 (RTC) 从来都不是系统中引人注目的组件。事实上,许多工程师不明白为什么需要 RTC。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设备,只能记录时间;另外,现在大多数微控制器都具有内置 RTC 外设。
那么,为什么系统工程师要为 RTC 花费额外的钱并浪费更多的 PCB 空间呢?为什么独立 RTC 没有过时?本文将强调 RTC 在不同应用中的重要性,并概述关键的 RTC 规范和相关设计挑战。
早在互联网普及之前,高精度 RTC 对于个人电脑、数字手表、摄像机和车辆等无数应用至关重要。即使主电源关闭,RTC 也会记录时间。如果没有 RTC,用户每次打开设备时都需要设置时间和日期。
当今的电子设备可以访问互联网或 GPS。设备连接后,可以非常轻松地获取准确的时间。对于那些拥有持续互联网连接的设备来说,高精度 RTC 可能确实变得不必要,但这种好处是以高功耗为代价的。
为什么现在选择 RTC
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所有类型的自动化应用(例如家庭、农业和工业)的腾飞,数十亿设备现已支持互联网。安全摄像头、灯光、娱乐系统和电器等日常物品现在可以连接到互联网;这些设备是物联网 (IoT) 潮流的一部分。然而,虽然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设备正在推动物联网市场的大幅增长,但持续连接到电源的设备也可能保持持续的互联网连接。
那么,RTC 就这样结束了吗?并不真地;越来越多的 RTC 实际上被用于许多自动化和物联网应用中。许多远程物联网传感器(例如气象站)大多由电池供电,并按预设时间表进行测量或完成一组任务。这些设备无法连续启用无线收发器,因为这会很快耗尽电池。
事实上,工程师们在延长电池寿命的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大多数时候,这些电池供电的设备(甚至是它们的微控制器)都在深度睡眠模式下运行,以在没有任务执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这些应用受益于极低功耗的 RTC,可以不时唤醒系统以执行分配的任务。
虽然微控制器通常具有内置 RTC,但计时电流通常为微安级。另一方面,独立 RTC 在运行时仅消耗纳安级电流。例如,市场上的一款独立器件在计时模式下仅消耗 150 nA 的电流,并提供两个闹钟设置和两个可用于唤醒系统的中断引脚。
不要小看几微安和 150 nA 之间的差异。在设计物联网应用以实现长电池寿命时,每一微安的电流都很重要。除了物联网应用之外,许多医疗设备也需要毫微功耗 RTC;可穿戴心电图设备、助听器和医用婴儿标签就是一些例子。
大多数电池供电设备的设计都非常小,便于携带或易于安装。由于独立 RTC 位于微控制器外部,因此首选封装较小的 RTC。更好的是,如果电路板空间有限,工程师可以选择带有集成谐振器的 RTC。目前,业界最小的集成谐振器的 RTC 采用 2.1×2.3 mm、8 引脚 WLP 封装。
除了低功耗和小封装尺寸之外,一些应用还需要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高计时精度。例如,对于安装在现场的传感器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现场的温度一天中可能会波动很大。对于这些应用,更好的选择是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 RTC,这将在本系列文章的第 2 部分中讨论。
带外部晶体谐振器的 RTC
经济高效的 RTC 通常需要外部谐振器,RTC 最常用的谐振器是 32.768 kHz 音叉石英晶体。为什么是 32.768kHz?首先,32768是2的幂。当这个信号连接到15级触发器时,输出是精确的1Hz信号。 RTC 使用该 1 Hz 信号来驱动计时逻辑。但为什么是 32.768 kHz 而不是 131.072 kHz 或 1.024 kHz?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频率和功耗之间的权衡。一般来说,电流消耗随着晶体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对于低功耗RTC,晶振频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晶体的尺寸与频率成反比。
这意味着较低频率的晶体物理尺寸更大并且占用更多的电路板空间。因此,选择 32.768 kHz 作为功率和尺寸之间的最佳折衷方案。此外,人的可听范围为 20 Hz 至 20 kHz。如果频率低于20kHz,人们实际上可以听到晶体振动。而32.768kHz是超出可听范围的2的第1次方。
石英晶体在工厂经过校准,通过在音叉尖端添加少量金来微调振动速度,从而以目标频率振荡。在室温下,在指定的电容器负载下,最终的时钟精度通常在 ±20 ppm 以内。单位 ppm 是百万分之一的缩写,是通常用于时钟精度测量的单位。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环境温度全年恒定为 25°C,±20 ppm 精度的 RTC 每年最多可能会出现 10.5 分钟的偏差。计算过程很简单:
如果温度波动,累积误差可能会增加。如果买家愿意支付额外费用,供应商可以通过筛选过程提供更高精度的晶体。然而,无论这些晶体在室温下有多精确,频率仍然会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 温度波动
· 带负载电容的频率牵引
· 老化
温度波动
音叉晶体频率是温度的函数,可以用二阶方程近似:
在哪里:
f 0是标称频率 (32.768 kHz)
T 0是周转温度 (25°C)
k 是音叉晶体的抛物线系数(0.04 ppm/°C 2典型值)
T是环境温度
如频率误差与温度关系图(图 1 )所示,当温度偏离室温 (25°C) 时,频率会变慢。
图 1该图显示了温度偏离室温后频率如何变慢。
为了保证最佳的精度性能,环境温度必须调节在 25°C 左右。许多室内电池供电设备可能会将此 RTC 与外部晶体解决方案结合使用,从而提供成本节约和低功耗优势。
频率牵引
晶体的频率会受到其负载电容器的影响。皮尔斯振荡器是 RTC 内最常用的晶体振荡器电路(图 2)。它通常由晶体、逆变器和负载电容器组成。
图 2 RTC 内部集成了一个振荡器电路。
由晶体和负载电容器组成的等效电路如图 3所示。
图 3等效电路基于晶体和负载电容器。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RCL串联电路与C 0和C L并联谐振。振荡频率公式如下:
在哪里:
R 1、C 1和 L 1是晶体的运动参数
C 0是晶体端子之间的电容
F L是总有效电容的振荡频率
C T是总有效电容,C 1与 (C L +C 0 )串联
F S是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
由于 C 0 +C L远大于 C 1,因此 F L公式可近似为
F L相对于 C L的导数表示相对于负载电容变化的频率变化(以 Hz 为单位)。除以串联频率即可计算出单位电容的频率变化率。此公式显示了不同负载电容值 C L 的频率灵敏度:
仅当 C L接近指定负载电容值时,该公式才是一个很好的近似值。如果负载电容偏离指定值太多,振荡器可能会完全无法工作,因为晶体和电容无法产生 180 度相移返回到逆变器的输入。
为了降低成本和电路板空间占用,许多 RTC 都内置了工厂调整的负载电容器。它们应该与晶体的指定负载电容非常匹配。如果布局设计得好,室温下的频率误差应该很小。从晶体到 RTC 焊盘的 PCB 走线可能会给 C L带来额外的杂散电容。在市场上的一款 RTC 中,负载电容器会根据评估套件 PCB 布局进行调整,以产生最佳时钟精度。换句话说,评估套件中的杂散电容已作为 C L的一部分包含在内。
老化
老化是指晶体谐振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老化是由于晶体封装内部的污染导致晶体质量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一般来说,晶体的频率每年变化几个 ppm,大部分变化发生在前两年。
将晶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加快老化速度。不幸的是,除了不时校准晶体之外,工程师对老化效应无能为力。一些RTC提供老化偏移寄存器,供用户手动调整时钟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