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挑战,清华与罗思国际、路盛等展开交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清华大学法学院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交流会成功举办
上海2024年12月4日 /美通社/ --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的机遇和挑战学术交流会" 于2024年 11 月 26 日在清华大学廖凯原楼成功举办。
罗思国际印尼办公室合伙人周健华(Kin Wah Chow)、罗思集团旗下知识产权事务所aera丹麦办公室合伙人Hanane Fathi Roswall博士、路盛律师事务所主任蒋南頔受清华邀请出席本次会议并作主题发言。罗思国际中国区总经理崔红、路盛律师事务所数字与商法业务负责人苏艳红亦受邀出席活动并参与讨论。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邀请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实务专家,包括来自各法院的资深法官和反侵权假冒联盟(CAASA)的专家领导,罗思国际、aera和路盛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以及国内外多家AI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及法律顾问。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欧盟和东南亚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就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会议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秘书长洪燕博士主持。在开场环节,洪秘书长对各位嘉宾的出席表示欢迎,期待各位嘉宾通过深入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推进知识产权实务和研究的发展。
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秘书长 洪燕博士
会议第一部分的主题为"解码人工智能专利:在复杂格局中成功的策略"。罗思集团旗下知识产权事务所aera的合伙人Hanane Fathi Roswall博士以《机器学习与模拟:欧洲实践与典型案例》为题作了精彩分享。Roswall博士介绍了欧洲在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利审查规则与具体案例,并与中国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利审查规则进行了比较。最后,Roswall博士总结了欧洲专利撰写的相关要点并提供了实务建议。
aera合伙人 Hanane Fathi Roswall博士
在自由讨论环节,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国斌教授从可专利性的角度就"如何明确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与Roswall博士展开了交流。Roswall博士以医疗诊断AI、汽车AI自动驾驶识别技术为例,指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客户技术的理解和梳理。对此,Roswall博士建议通过逐步细化的方式,找到具体应用场景;同时通过与硬件结合等具体化的形式,明确技术问题和技术领域,以此满足可专利性要求。企业代表指出,目前中国企业不仅关注专利申请的问题,而且也关注专利价值和维权问题。就AI领域而言,企业更关注应用层面的AI专利申请,希望学界能够为实务提供更多指引。
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 崔国斌教授
会议第二部分的主题为"探究人工智能著作权:各国规则及实践的比较"。首先,路盛律师事务所主任蒋南頔律师以《探究人工智能著作权和数据合规问题:各国规则及实践的比较》为题,分享了她对人工智能生成物(AIGC)的可版权性、AIGC的侵权风险及平台责任、数据获取和使用问题,以及数据训练合理使用抗辩等问题的看法。随后,罗思国际合伙人周健华(Kin Wah Chow)律师以《机器学习数据收集问题:东南亚视角》为题作了汇报。周律师以获取训练数据的障碍为切入点,探讨了使用协议、数字版权管理信息、技术保护措施以及反爬虫措施在数据收集中的相关问题,并介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相关规定和司法案例。
左起:路盛律师事务所主任 蒋南頔律师、罗思国际合伙人 周健华律师
清华大学法学院蒋舸副教授认为,在确权层面,现行独创性标准对用户贡献的要求不高,AIGC只要具备文艺外观、并与现有作品和公有领域内容存在足够区别即可,否则将引发区分高贡献AIGC和低贡献AIGC的过高社会成本。在侵权层面,对于AIGC的原样照抄应当被认定为侵权,超出原样照抄的主张需要原告提出关于进一步贡献的证明。
清华大学法学院 蒋舸副教授
多家企业代表也就AIGC合规和侵权问题分享了观点,包括平台方应如何处理基于AIGC的"通知—删除"要求、内容方如何与AI模型开发者通过合作达到共赢,以及平台责任是否适用于AIGC场景等。路盛律师事务所数字与商法业务负责人苏艳红律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发表了观点。崔国斌教授、蒋南頔律师,以及周健华律师也从专业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分析。
通过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大家不仅加深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也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多方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的机遇和挑战学术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