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省与机器智能,第三部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紧急情况下采取的行动
为了解决危机,请激活警报信号按钮以通知驾驶员。如果火车的任何一段到站,司机都会停下来。如果没有,火车将前往下一站,在那里可以更容易地提供帮助。
第一个指令代表一个程序目标,其逻辑编码为编程子句:激活警报将向船长发出警报。第二条指令虽然以逻辑编程形式表达,但有些含糊不清并且缺乏完整的条件。这可能意味着,如果收到警报并且船舶的任何部分出现在海湾中,船长将在海湾内停止发动机。
第三条指令涉及两个条件:如果收到警报并且船舶没有任何部分位于海湾中,船长将把船舶停在下一个码头。关于如果船舶靠近海岸则更容易提供援助的声明是附加结论而不是条件。如果这是一个条件,则意味着火车仅在容易获得援助的车站停靠。
第四条指令是变相的有条件的:不当使用报警信号按钮可能会导致 50 英镑的罚款。
紧急通知的清晰性归因于其与认知框架中的预期含义的一致性。该通知是连贯的,因为每个句子都与前面的句子在逻辑上联系在一起,并且符合读者对紧急程序的可能理解。
省略条件和细节有时会增强连贯性。根据 Williams [1990, 1995] 的观点,连贯性也可以通过构建句子来实现,以便熟悉的想法出现在开头,新的想法出现在结尾。这种方法允许新信息无缝地过渡到后续句子中。 《紧急通知》的前三句话就体现了这一做法。
这是另一个例子,反映了 ALP 代理模型所解决的推理类型:
· 正在下雨。
· 如果下雨了,出门不带伞,就会被淋湿。
· 如果弄湿了,您可能会感冒。
· 如果你感冒了,你会后悔的。
· 你不想后悔。
· 因此,不带伞不宜外出。
在下一节中,我将论证这些例子中所展示的连贯性可以通过句子中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
自然语言和认知表征
与解释清晰和连贯的信息相比,理解日常自然语言交流提出了更复杂的挑战。这种复杂性涉及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它需要破译通信的预期含义。例如,要理解“他给了她这本书”这个模棱两可的句子,必须确定“他”和“她”的身份,例如约翰和玛丽。
第二个挑战是以标准化格式对预期含义进行编码,确保等效消息的表示一致。例如,以下英语句子表达相同的含义:
· 阿莉亚给了阿琼一本书。
· 艾莉亚把这本书交给了阿琼。
· 阿琼从阿莉亚那里收到了这本书。
· 这本书是阿莉亚送给阿琼的。
以规范形式表示这个共同含义可以简化后续推理。共享的含义可以用逻辑表达式来捕获,例如give(Alia, Arjun, book),或更准确地说:
event(e1000).
act(e1000, giving).
agent(e1000, Alia).
recipient(e1000, Arjun).
object(e1000, book21).
Isa(book21, book).
精确的格式有助于更有效地区分相似的事件和对象。
根据关联理论,为了增强理解,交流应该与他们的心理表征紧密结合。它们应该清晰、简单地表达,反映表示的规范形式。
例如,与其说“每一种属于水生颅骨类的鱼都有鳃”,不如说:
· “每条鱼都有鳃。”
· “每条鱼都属于水生颅类。”
· “如果鱼属于水生颅类,那么它就有鳃。”
在书面英语中,清晰度通常是通过标点符号来实现的,例如关系从句周围的逗号。在分句逻辑中,这种区别体现在结论和条件之间的差异。
这些例子表明,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是认知框架的基本方面,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子句逻辑及其条件形式是理解心理表征的可靠模型。